努力实现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

努力实现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
    核心观点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我国要步入发达经济体行列、人均GDP达到两万美元左右,2020-2025年GDP年均增速大约要保持在4.73%。
    ●尽管面临多方面挑战,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具有“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传统增长优势仍然存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2025年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基于对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综合考量,2025年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是一个“需要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目标。回顾去年,在下半年加大政策刺激力度的情况下,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有所加快,使得全年实现了5%的增长目标。今年要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主要面临以下四大挑战:首先,短期的周期性因素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是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比较低迷。同时房市、股市低迷导致资产缩水,家庭、企业、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转弱,使得企业和消费者预期减弱,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其次,中长期的结构性因素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即新的增长动能难以完全填补传统增长动能衰减所带来的缺口,表现为改革红利、全球化红利、工业化红利、人口红利等传统增长动能衰退,进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行。再次,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实行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对我国的外贸也造成了冲击,可以预期今年我国的出口将面临较大的挑战。最后,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尽管我国仍然储备有大量政策工具,但宏观经济政策的边际效益下降较快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要实现以往政策刺激所达到的效果,就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设定5%左右增长目标的必要性
    尽管稳增长面临挑战,但2025年实现GDP(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仍然是必要的。
    第一,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两步走”战略,要求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我国要步入发达经济体行列、人均GDP达到两万美元左右,2020-2025年GDP年均增速大约要保持在4.73%。而随着我国经济体量逐步增大,GDP增长难度也随之增大。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为了到2035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当前阶段需要保持5%左右的增速。
    第二,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提振市场信心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面临信心不足的挑战。信心表现为对实现任务目标成败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外在意识。行为人根据其过去的经验及对当前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对未来形成预期,如果对未来预期趋于积极,信心便会增强,从而会增加投资和消费,反之则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因此,提振信心的关键在于改善预期,即经济行为主体对当前经济基本面形成积极判断尤为重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向市场传递正向信号,从而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激励企业和家庭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第三,这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有力措施。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连续三年多处于下行通道,资产价格下跌对家庭、企业及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是一个负面冲击,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同时,经济下行导致就业率下降、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除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短期应对措施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用增长来化解风险,例如,每年若需新增就业人口1100万左右,惟有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一旦经济增长停滞或出现萎缩,风险必然会加速蔓延。若能够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就可以用时间换取空间,逐步化解风险。将GDP增速设定为5%以实现稳增长是以时间换空间的重要措施,是借助时间变量来缓解风险的蔓延,甚至创造出更好的物质条件来化解风险。
    因此,尽管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充满了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实现5%增长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面临多方面挑战,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具有“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传统增长优势仍然存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为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我们可以选择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以下三个方面需要着重考虑。
第一,逆周期刺激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内需方面,面对特朗普加征关税所带来的外部冲击,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力度,我国在这方面仍具备较大的政策空间与工具选择。关于刺激的重点是投资驱动还是消费驱动仍存有争议。一般来说,投资是快变量,消费是慢变量,短期有效的应该是投资驱动,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及重点战略性产业,可带动其他领域投资,并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来增加家庭收入,进而增加消费。但是,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内刺激消费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其实财政政策大有可为,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手段刺激消费;也可以通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从而提升消费意愿;通过稳就业促进收入增长,从而带动消费。总体上看,政策发力点应优先考虑投资,同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2597.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