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中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既要有量的合理增长,更要重视质的有效提升,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明显增强。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多篇著作中都有深刻阐述。比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作出深刻论述,其中就包括“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2024年在《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指出:“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也是我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背景下,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形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都不可偏废。我们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深刻认识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统筹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把握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经济工作中,存量通常是指截至某一特定时点所存在的总量,是在长期累积中形成的;增量通常是指某一时期内新增的数量或规模。比如,存量资产是过去生产与积累的全部物质形态或价值形态的资产,既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货物等有形资产,也包括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增量资产是某一时期内的资产增加量。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积累了规模巨大的资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达到252.1万亿元,其中制造业资产151.0万亿元;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达1187.0万亿元,其中金融业资产505.9万亿元,房地产业资产169.5万亿元;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估算,2020年我国家庭户住宅建筑面积存量超过500亿平方米。看待存量和增量还有许多其他视角,要素视角下的存量是指过去积累的要素总量,增量则是某一时期新增的要素;企业视角下的存量是指已经存在的企业,增量则是指新设立的企业;产业视角下的存量是指传统产业,增量则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经济循环中,存量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当前的经济基本盘;增量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边际变化部分,影响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式增长。按照存量—增量分析框架,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刻改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资本投入的边际效应和劳动力人口数量都将呈趋势性下降态势。例如,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已由2013年的19.6%下降到2023年的3.0%,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近年来也有所减少。在增量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更加注重存量在数量上的优势,挖掘存量的效率提升空间,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增量在质量上的优势,为提升存量效率提供动力,进而使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存量与增量关系的深刻变化,正是提出“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指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积累了规模巨大的资产,也形成了较大规模负债,需要同时加强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统筹用好各类增量资源和存量资源,善于通过盘活存量来带动增量。”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看,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做优增量来盘活存量、以盘活存量来做优增量,二者协同发力,才能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相互支撑、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是一盘“大棋”,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处理好“存量经济”和“增量经济”的关系,特别是推动存量经济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此,要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特别是设计好风险分担机制,解决谁是最后的风险承担者的问题;要处理好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特别是在盘活存量中缓解可能存在的收缩效应,实现短期调整和中长期向好的统一;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在盘活存量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盘活存量指的是通过优化重组包括资金、土地、设备、技术、人才等现有经济资源,使其发挥更高价值、创造更大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以盘活存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在于将闲置或低效资源重新配置到更高效领域。通俗地讲,就是要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货畅其流的发展局面。比如,通过改进技术或管理提高机器设备使用效率,通过改造闲置厂房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通过将不良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等。当前,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中,从“三去一降一补”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实际上都包含了盘活存量的主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针对的是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重点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盘活存量需要在供给侧提高存量资产和资源的配置效率,要解决的也是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是用好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项目资产,包括交通、水利、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以及生态环保、产业园区、仓储物流、旅游、新型基础设施等;在制造业领域,重点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促使低效企业、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市场出清、供需动态平衡和全产业链效率提升;在房地产领域,重点是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持续推动产业园区“腾笼换鸟”;等等。在实践中,浙江通过建立以“亩均论英雄”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和实施差别化的政策引导,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领域集中;广东一些企业通过关停并转非核心业务、边缘业务的“减法”,实现优势资源集中配置、效率提升的“加法”,都是这方面的生动案例。
用好用活有关政策。盘活存量,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用好用活相关支持政策,为“盘活”创造必要的腾挪空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等,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总体上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提出了优化完善存量资产盘活方式的相关措施,包括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健康发展,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积极推进产权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