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对我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刚才,XX同志通报了前期排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情况令人警醒;XX镇和XX镇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整治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即“三资”,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领保障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乡村振兴资金,是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真金白银”,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保障。管好用好这两笔钱、这两份家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全区上下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此次专项整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农村集体“三资”姓“公”,属于集体全体成员共同所有。每一分钱、每一寸土、每一处资产,都承载着群众的信任和期盼。近年来,我区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据初步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区379个村组两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已达到12亿元。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侵占、挪用、贪污集体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这些问题,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果我们对此听之任之、漠然视之,就是对人民的失职,就是对我们党根本宗旨的背离。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坚决向这些顽瘴痼疾“亮剑”,把属于农民的“钱袋子”“家底子”守护好、管理好、发展好,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而坚实的集体经济是实现这一切的“压舱石”。如果集体资产流失、资金被挪用,发展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管理混乱、账目不清,乡村治理就难以服众。特别是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是国家投入的宝贵资源,必须精准高效地用在“刀刃上”。根据初步排查,我们发现一些项目资金存在拨付不及时、使用效益不高、甚至虚报冒领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更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步伐。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通过严格的监管和彻底的整改,确保每一分振兴资金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
第三,这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农村“三资”管理领域是基层“微腐败”的易发多发区,也是群众身边的“苍蝇式”腐败的重灾区。从近几年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村干部利用手中管理集体资产资源的权力,搞优亲厚友、暗箱操作、利益输送,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小问题不治,终成大祸患。此次专项整治,就是要把全面从含严治党的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既是对基层干部的严管厚爱,也是对基层政治生态的净化修复,对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抓好突出问题整改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靶向。这次专项整治,必须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压倒性胜利。
一要聚焦重点,在全面排查上再深化。底数清、情况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前一阶段,各镇、各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开展了自查自纠,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的排查还存在“走过场”、避重就轻、深度不够的问题。据初步汇总,全区累计排查出各类问题450余个,其中合同管理不规范、资产资源违规出租、财务支出不透明等问题占比超过60%。这个数字触目惊心,也说明我们的排查还远未到底。各镇、各相关部门必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拿出“翻箱倒柜”“解剖麻雀”的劲头,对2020年以来的所有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工程项目、资金往来、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大起底”“大扫除”。要逐村、逐组、逐项目、逐笔账地过筛子,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区专项整治办要加强督导,对排查不力、敷衍塞责的,要严肃通报批评,必要时要“回炉补课”。
二要动真碰硬,在问题整改上见真章。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才是能力。对于排查出来的问题,必须建立详实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要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那些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要成立工作专班,深入研究,一案一策,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对那些违规签订的不规范合同,要分类处置,该纠正的坚决纠正,该废止的依法废止,该追缴的限期追缴,绝不能让集体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对那些被无偿占用、长期低价出租的集体资产资源,要果断采取措施予以收回,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重新发包或盘活,实现保值增值。在整改过程中,态度必须坚决,决不能因为问题时间长、涉及人员多就畏缩不前,也决不能搞下不为例、???整改。所有问题都必须彻底整改到位、清仓见底,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三要精准发力,在资金监管上出重拳。乡村振兴资金是高压线,任何人不能触碰。区财政、农业农村、发改等部门要履行好监管主责,对近三年来我区投入的各级各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回头看”。要重点聚焦项目申报是否真实、资金拨付是否合规、项目实施是否到位、资金使用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等关键环节。要严查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截留私分、贪污侵占、损失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立即中止项目、追回资金。要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从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资金拨付,都要建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检验,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真正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让振兴资金成为点亮乡村未来的“火种”。
三、注重标本兼治,着力构建规范高效的长效监管机制
专项整治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更要着眼长远,构建管根本、管长远的长效机制。我们要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推动我区农村“三资”和振兴资金监管水平实现根本性提升。
一要扎紧制度的“笼子”。制度是管人管事管权的最有效方式。要针对这次排查整治中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抓紧修订完善一批、新建一批管用有效的制度规定。要健全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议事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集体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全面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所有合同必须统一编号、统一备案、统一监管。要完善资产资源台账,做到账实相符、动态更新。要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村财镇管”模式,推动全区所有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开设对公账户,坚决杜绝“白条”入账和公款私存现象。通过织密制度网络,真正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二要用好科技的“利器”。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人盯人监管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积极拥抱大数据、云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8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