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丰盈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今天,我们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既是对过去一年教育工作的总结和回顾,也是对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展望和动员。刚才,5名优秀教师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听了之后,我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看着台下各位老师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庞,我的内心充满感慨。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看到了你们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看到了你们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县教育事业才有了今天的蓬勃发展。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谈谈心,一起回顾我们走过的路,聊聊我们正在做的事,也共同展望我县教育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肯定成绩,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希望工程,举全县之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县委县政府与广大教师双向奔赴的生动局面。
    (一)坚持经费优先拨付,教育保障达到新水平。我们始终坚持“两个只增不减”的硬要求,即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21至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达6.4亿元、7.1亿元、7.8亿元,年均增长10.5%,远超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持续高于省定标准。三年来,我们累计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个,超大班额全面清零;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78.4%大幅提升至92.7%。我们用真金白银兑现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庄严承诺。
    (二)坚持项目优先安排,办学条件实现新改善。我们下定决心要把学校建成“最漂亮、最安全的地方”。2022年,县财政一次性拿出城区黄金地块68亩,投资2.3亿元新建县*学校,今年秋季已招生1800人,有效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三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校舍安全、消防改造资金1.8亿元,拆除D级危房3.2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校舍28.7万平方米,安装“雪亮工程”校园安防系统135套,实现一键报警、视频监控全覆盖。在2024年省教育厅第三方评估中,*县中小学校舍安全等级高居全省第一方阵。这是我们对全县孩子安全最硬核的守护。
    (三)坚持教师优先招聘,生活福祉得到新提升。教师是立教之本。我们努力让广大青年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一是提升待遇。2023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人均每月提高600元,班主任津贴每月提高500元,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公务员5908元,“不低于”目标全面实现。二是建好住房。三年新建拎包入住标准教师周转房136套,配备空调热水器等“四件套”,让乡村教师安居乐业。三是加大激励。连续五年开展“最美教师”评选,累计表彰50人,每人重奖5000元;推荐省级以上优秀教师47人,*等老师荣获“河南最美教师”称号。特别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县一高教师*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实现了我县国家级教师荣誉零的突破,这就是*教师的标杆和骄傲!
    (四)坚持质量优先提升,教育成绩实现新突破。我们将教育质量提升列为县委“一号工程”,成立由我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县委书记直通车”制度,直面问题,快速响应。2023年,县财政投入*万元设立“教育质量提升奖励资金”,精准用于备考、培训、教研奖励和信息化升级。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高考一本上线1317人,较去年净增217人;中考高分段人数占比持续提升;清华学子的诞生,更是我县教育质量飞跃的最有力证明。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在近期民调中达到新高,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二、正视差距,迎接挑战,切实增强教育发展使命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当前我县教育发展面临一些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
    (一)对标中央要求,我们使命在肩。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谋划,强调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必须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二)对标发展需求,我们责任重大。当前,*正处于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人才,都更加需要高质量教育的支撑。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核心竞争力。
    (三)对标人民期盼,我们重任在肩。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日益迫切。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
    (四)对标自身现状,我们亟需奋进。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教育仍存在一些短板,部分教育项目受要素制约进展缓慢,极个别教师师德失范行为损害形象,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存在,城乡、校际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道远,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凝聚。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竞争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基在教育,希望在教育。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三、聚焦重点,深化改革,奋力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面向未来,我们要紧紧围绕“打造豫南教育高地、建设中原特色名县”的宏伟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我县教育从“大起来”向“强起来”迈进。
    (一)实施党建引领铸魂,把稳教育发展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明年起,中小学党组织覆盖率保持100%,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比例达98%。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0名,其中青年教师占60%。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开展“违规补课、违规征订教辅、违规招生”三项治理,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二)实施教师队伍精专工程,夯实教育发展根基。未来十年,县财政每年列支*万元,实施“三名”计划,即引进名师20名、培养骨干教师200名、储备青年教师500名。与河师大、华中师大等高校共建培养基地,每年选派100名年轻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费全额报销。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公务员10%以上。在教育园区高质量建设集健身阅读、运动休闲、子女托管于一体的“教师之家”,让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不仅仅是写在文件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上。
(三)实施教育质量跃升工程,提升教育发展内涵。深化与*一中、*外国语等名校合作,共建“空中课堂”,共享优质资源。每年设立*万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重奖奥赛、强基、清北录取师生。实施“县中提升计划”,推动县一高、二高与*人大附中、*中学结对帮扶,三年打造2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推进新高考改革,建成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提供一生一策成长方案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6273.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