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老师们,朋友们: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充满喜悦和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此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共同回顾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实足迹,表彰一批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擘画XX镇教育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首先,我谨代表XX镇党委、镇政府,向莅临指导的市教育局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教育战线上的全镇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各村(居)负责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民族强。教育是承载未来的事业,教师是点燃未来的火种。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远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根基在教育、关键在教师。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振教育强市雄风”的宏伟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全镇教育事业呈现出基础更牢、质量更优、后劲更足的良好发展态势。
回顾过去,我们深感欣慰,教育发展的根基愈发坚实。?我们始终将“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最强的保障给学校”作为行动自觉。过去几年,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力配合“众筹兴教一日捐”等活动,营造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的浓厚社会氛围。在镇级财政同样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教育投入只增不减,累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对全镇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舍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升级。XX中心小学的塑胶跑道焕然一新,XX中学的多媒体教室实现了全覆盖,XX村小的“暖心厨房”让孩子们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餐。我们还积极响应市里“办理微小实事,普惠全体师生”的号召,为我镇所有寄宿制学校统一安装了空气能热水器,解决了800余名农村孩子冬天洗漱难的问题。这一系列变化,让我们的校园成了乡间最美的风景,也让“上好学”从群众的美好期盼,一步步变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教育改革的步伐愈发稳健。?我们深知,教育的活力源于改革。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教育改革部署,坚决落实“双减”政策,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效率、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精力负担。全镇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书法、剪纸、地方戏曲等特色课程,XX中学的“向阳而生”心理健康辅导站、XX小学的“红润课堂”党建品牌,在全市范围内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积极响应市“市管校聘”改革,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让优秀教师能够流动起来,为薄弱学校带去了新的理念和活力。今年,我们还顺利通过了省“两项评价”的复核,这不仅是对我们办学水平的肯定,更是对全镇教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最高褒奖。
回顾过去,我们满怀喜悦,教育质量的成果愈发丰硕。?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教育质量实现了稳步攀升。在今年的中考中,我镇XX中学总平均分、优良率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市农村中学前列,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高考赛场上同样捷报频传,今年我镇户籍的学子中,考取本科院校的有近百人,其中达到600分以上的优秀学子就有5名,更有1名同学被国内顶尖学府录取,为家乡赢得了荣誉。在素质教育方面,我镇学生在市级、省级各类文体竞赛中屡创佳绩,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镇代表队取得了2金3银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实践充分证明,我镇的教师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优秀队伍,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你们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镇党委、政府为你们的卓越工作和突出贡献,点赞!
刚才,大会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几位优秀校长和模范教师代表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朴实的话语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大家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对三尺讲台的无比珍视和坚守。这让我们对XX镇教育事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同志们,老师们,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群众对“好教育”的期盼相比,我镇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均衡,部分学校的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认真加以解决。下面,我围绕如何办好新时代XX镇人民满意的教育,再讲四点意见:
第一,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教育发展的“定盘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全镇各学校和广大教师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自觉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一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将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引导广大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广大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用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标杆。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对有违师德的“零容忍”,对爱岗敬业的“大表彰”,真正让“德艺双馨”成为每一位XX教师的鲜明标签。
三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片面教育观念,深化“五育并举”,在抓好智育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要开足开齐体育课、美育课,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在艺术中陶冶情操。要结合我镇农业大镇的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农业合作社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在汗水中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第二,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激发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引领未来的核心要素。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活力。
一要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最朴素的期盼。我们要立足镇域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要加快推进XX中心幼儿园新园区的建设进度,确保明年秋季能够投入使用,有效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要继续加大对XX村小、XX小学等农村偏远学校的扶持力度,在硬件建设、经费保障、师资配备上予以倾斜,逐步缩小与镇中心学校的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要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要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广大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大胆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各学校要加强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打造更多像“红润课堂”一样的优质教学品牌。
三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教育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各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线上交流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各村(居)要积极配合,发挥好“主场”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