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职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政协委员: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政协委员不辞辛苦,莅临开展调研指导工作。根据调研安排,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学校始建于X年,其前身是原XX大学,X年X月经XX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XX职业高级中学,X年X月经XX教育厅批准更名为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X年X月经XX人民政府同意设立XX技师学院。X年X月经XX人民政府同意新设XX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校园占地面积X亩,总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X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X万元,图书馆藏书X万册。首批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X个专业,计划招生X人。学院面向XX,辐射XX,积极对接XXX,着眼区域“三区一园一景”发展需要,以全日制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爱党爱国爱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要内容
(一)基础情况调研
1.专业设置与在校生规模。中职现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旅游商贸系、学前教育系共X个专业系,校内实训基地X个、实习实训工位X个,校外实训基地X个,开设有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物联网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共X个专业。2025年秋季,高职拟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X个专业。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开设有工商管理、法学、机电一体化等本科和专科共X个专业。目前中职全日制在校学生X人。积极与XX职业技术学院、XX农业职业技术大学、XX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X所学校建立联合办学机制,开展机电一体化、畜牧兽医、烹饪、汽车维修4专业3+2或2+3联合办学,拓宽学生成长渠道。
2.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2022年毕业生X人,中职学生X人,技校X人。其中参加三校生考试X人,联办高职(2+3、3+2)X人,就业X人。2023年毕业生X人,中职学生X人,技校X人。其中参加三校生考试X人,联办高职(2+3、3+2)X人,就业X人。2024年毕业生X人,中职学生X人,技校X人。其中参加三校生考试X人,联办高职(2+3、3+2)X人,就业X人。随着中职升学通道三校生高考、联办高职(2+3、3+2)贯通培养等的拓宽,毕业生升学意愿增强,升学率逐年上升,成为毕业生重要选择,延长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链条。
3.师资力量情况。现有专任教师X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X人(正高级X人)、研究生学历X人、国家级大赛裁判X人、XX级大赛裁判X人、XX职业教育专家库成员X人、“XX工匠”X人、XX级思政名师X人、“XX名师”X人、XX级名班主任X人、XX职业教育专家库成员X人、X级学科带头人X人、X级骨干教师X人,市级高层次人才工作室X个、市级大师工作室X个、市级学科带头人X人、市级骨干教师X人,XX认定的“双师型”教师X人。根据专业教学实际需求,灵活聘请兼职教师,采取灵活的形式聘用企业能工巧匠来校授课,或学生企业实习期间,每个专业都可以达到X名企业高技能人才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双师引导”主授课人员。落实5年一轮教师下企业制度,结合“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压实教师5年不少于6个月下企业实践基本工作。近3年,每年暑期派往内地高职院校集中学习X人,每年学校教师参培人数X余人次。2024年充分发挥技工教育“组团式”XX专家团队资源和指导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师队伍,开展了共计X人、X期的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工作。
(二)核心问题调研
1.专业设置与本地主导产业匹配度。学校地处国家级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X产业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XX(简称“三区一园一景”)核心区,周边汇集规上企业上千家,覆盖在煤化工、煤电、煤炭、煤电冶、新材料、新能源、机械设备、旅游、物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产业链中高端产业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学校现开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旅游商贸系、学前教育系共X个专业系,开设涉及机电机械、新能源汽车维修、旅游服务、烹饪面点、信息技术、畜牧兽医等大类X个专业,与XX能源与化工、现代旅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和XX“十大产业集群”基本匹配,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加强建设。
2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还需进一步深入。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短期内难以获得明显的经济回报。同时,企业担心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会留在本企业工作,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二是成本与收益失衡。企业在提供实习岗位时,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指导人员,并为学生提供实习设备、场地等资源,同时承担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风险,企业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的收益却并不明显。三是过往合作不佳的阴影。部分企业在学校过去的合作中,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影响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信心。四是政策支持与保障不足。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往往滞后或缺乏细化措施,导致政策难以落地生效。五是学校自身吸引力不足。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制度执行协同度不足。六是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目标和职责不明确,合作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3.“双师型”教师占比与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一是XX认定的“双师型”教师现有X人,但对产业发展和技能水平掌握不够深入、专业不断优化调整而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而国家要求的职业教育教师5年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锻炼工作因诸多问题落实比较困难,具有企业一线实践经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很难招聘。二是学校现有实训场地因空间太小和布局限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设备设置,大部分设备老旧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不能较好匹配。
三、政策建议主要方向
(一)XX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加大对XX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力度,持续改善基础办学条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