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抗旱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抗旱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准研判我市当前面临的严峻旱情,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抗旱减灾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紧急行动起来,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全力打赢这场抗旱减灾硬仗。刚才,市气象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分别通报了情况,分管市领导也作了具体部署,我都同意,请大家务必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当前抗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防灾减灾,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当前,我市的旱情态势日益严峻,一项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绝非寻常的季节性干旱,而是一场对我们执政能力、应急水平和民生保障的重大考验。
(一)从气象数据看,旱情发展迅猛,降雨远低于历史同期。自今年入夏以来,我市持续晴热高温,有效降雨严重不足。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极端天气的巨大威胁。例如在2022年,我市7月以来的累计降雨量曾比常年同期偏少7.6成,部分时段降水甚至不足历年同期的三成。而在2018年的相似时期,我市曾出现从7月9日到30日的22天里,仅有0.2毫米微量降水的极端情况,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少超过100毫米。这些历史数据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市气象局的最新监测显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市出现持续性、大范围有效降雨的可能性依然很小,高温天气将持续,旱情将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丢掉一切“靠天吃饭”的侥幸心理,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做好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二)从水利现状看,水源储备告急,供需矛盾异常突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持续的干旱已经让我市的水利工程蓄水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历史上,严重的旱情曾导致我市1500多座山塘水库到达死水位,全市蓄水总量较同期偏少幅度超过56%。即便是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也曾出现较历年同期偏少近一成的情况。当前,我们的一些主要水源地,如共产主义水库等,水位正在持续下降,部分小型水库和山塘已经接近或低于旱限水位。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农业收成和工业运行,更会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水资源保障的极端重要性,把每一滴水都看得像金子一样宝贵。
(三)从农业影响看,农田受旱严重,粮食安全面临威胁。农业是受旱情冲击最直接、最严重的领域。历史数据显示,我市因干旱导致的农田受灾面积触目惊心。在2022年,全市曾有高达16.39万亩的农田遭遇重旱;在2019年,全市19个乡镇的农作物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水稻受旱面积达到6.2万亩;2016年,也有6.75万亩农田受灾。这些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背后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全市的“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当前,我市正值晚稻生长和经济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一旦错过最佳灌溉时机,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逆的。保农业生产,就是保粮食安全,就是保农民收入,就是保社会稳定。
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将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要牢牢把握“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农业生产灌溉用水、保工业企业生产用水”这三个核心目标,严格遵循“先生活再生产、先农业再工业、先活水再死水”这三个基本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防、积极抗,全力以赴,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大局。
二、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全面落实科学抗旱各项关键举措
免面对严峻的旱情,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消极应对。必须拿出超常规的决心和举措,坚持科学抗旱、精准施策,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
(一)着力在“科学调度”上下功夫,让每一方水都发挥最大效益。水利设施是抗旱的“生命线工程”。市水利局要牵头负总责,对全市所有水库、山塘、渠道等水利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摸排,精准掌握现有蓄水量、可用水量和工程运行状况。要立即启动并严格执行“一库一策、一源一策”的精细化调度方案,对共产主义水库、大口坞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决杜绝各自为政、无序放水。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科学制定供水计划,合理分配水量,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特别是要确保学校、医院、敬老院等重点单位的供水安全。对于农业灌溉,要大力推行计划用水、轮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将宝贵的水资源精准送达最需要的田块。同时,要组织专业力量,对所有泵站、机井、渠道进行紧急检修和维护,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
(二)着力在“科技抗旱”上下功夫,向科学技术要水要效益。现代化的抗旱工作,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市气象局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旱情监测、分析与预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我们的人工增雨作业队伍,要做到24小时待命,确保在气象条件具备时,能在第一时间向空管部门申请作业空域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安全、高效地开展火箭弹人工增雨作业。过去,我们通过人工增雨有效缓解了旱情,这次也要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市农业农村局要迅速组织抗旱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指导。要重点推广喷灌、滴灌、覆盖保墒、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抗旱实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灌溉,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三)着力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短期看,要千方百计保住现有作物;长远看,必须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市农业农村局要立即组织专家,结合我市土壤、气候特点,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如改种哈密瓜、长豆角、花生、玉米、番薯等耐旱经济作物,或者小麦、大豆等耐旱高秆作物,尽快研究并发布一份《**市抗旱改种耐旱作物推荐目录》(根据查询结果推断,此为建议性任务),引导部分不具备灌溉条件的“望天田”进行结构调整。要让农民清醒地认识到,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调整种植结构不仅是应对当前旱情的应急之举,更是保障长期收益的治本之策。同时,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要抓紧研究、尽快出台专门的产业结构调整补贴政策和实施细则(根据查询结果推断,此为建议性任务)。我们可以参考乐清市等地的做法,对规模化种植耐旱作物的经营主体给予明确的资金补贴通过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既抗旱减灾,又促进增收的目标。
三、压实责任,强化协同,坚决筑牢打赢抗旱减灾硬仗的组织防线
抗旱工作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系统工程,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我们必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凝聚起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克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