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县经济软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优劣直接关乎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以及发展动力的强弱。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我们*县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必由之路。此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就是要凝聚各方力量,明确目标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面提升*县的营商环境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接下来,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政策落实,筑牢营商环境根基
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只有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才能为市场主体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涵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若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中梗阻”,无法精准惠及企业,那么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因此,我们必须把强化政策落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一)构建政策宣传体系,提升知晓率。政策宣传是确保企业知晓政策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政策宣传体系,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大对惠企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要依托政府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等线上渠道,开设惠企政策专栏,及时发布政策文件、解读材料,并运用图文、视频等形式,将复杂的政策条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企业。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企业类型、行业特点等,为企业精准推送相关政策信息,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注重线下宣传,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专题培训、政企座谈会等活动,面对面为企业解读政策,现场答疑解惑,确保企业对政策听得懂、用得上。
(二)完善政策落实机制,增强执行力。为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我们要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机制。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政策落实中的职责分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各部门要对照政策文件,制定详细的落实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员,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确保政策执行有章可循。其次,要建立政策落实跟踪问效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政策落实效果进行评估。对于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问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此外,还要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推动政策精准匹配,提高获得感。不同企业对政策的需求各不相同,只有实现政策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才能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提高企业的获得感。我们要深入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政策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需求数据库,对企业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为政策精准匹配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政策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精准推送、“一对一”辅导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服务,确保企业能够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政策支持。
二、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效能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办事效率和体验。近年来,我们在政务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地县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我们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深化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简政放权是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梳理行政权力清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实行标准化管理,明确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等,做到规范审批、阳光审批。同时,要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权集中到一个部门行使,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二)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一网通办”。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加大对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整合各类政务服务平台,打造一体化的政务服务网,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通过政务服务网,企业可以在线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查询办事进度、获取办理结果,实现办事“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同时,要加强政务数据共享和应用,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政务服务,提高政务服务的精准度和便捷性。
(三)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企业办事需求为出发点,对政务服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重复提交的信息,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行联合审批、多图联审、县域评估等改革举措,压缩审批时间,提高项目落地速度。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领域,要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实现“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领取”,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四)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政务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办事体验。我们要加强对政务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政务服务人员要主动作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企业的咨询和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同时,要建立健全政务服务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评价和社会监督,将服务评价结果与政务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激励政务服务人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对于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三、加强要素保障,增强营商环境支撑
要素保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要素保障,才能让企业安心发展、做大做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对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的需求更为迫切。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强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金融支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方面,要加强银企对接,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促进金融资源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