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区深入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抽调选拔政治过硬、功底扎实、业务精湛的优秀思政课教师组建思政课团队,创新推出蓟运河畔的“大思政课”品牌活动,突出“严、新、实”三字,让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教育引导广大宁河学子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蓟运河畔的“大思政课”品牌活动被《天津教育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一、突出“严”字力争“出品”即“精品”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坚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自觉把思政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采取“课题共商、形式共议、内容共研”等有效举措,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做好谋划实施,让每一期思政课活动“出品”就是“精品”。
聚焦“谁来讲”,把队伍建起来。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聚焦“谁来讲”这个问题,实行“专题推进”让各展其才、“揭榜领题”让能者自荐、“实战PK”让优者胜出的竞争选拔模式,真正把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纳入团队、送上讲台。同时,为保证授课质量,推出一人主讲多人献策的备课方法,对讲课稿件进行集中打磨,力争每一节课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聚焦“在哪讲”,把点位选出来。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聚焦****************这根主线绝不动摇的前提下,打破传统思政课课堂授课、照本宣科的样式,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精心梳理确定了重走方舟路、于敏纪念室、周思聪艺术馆、天尊阁等30余处教学点位,打造实景思政课堂,在沉浸式、行进式的讲述中,提升思政课的鲜活性和吸引力。
聚焦“讲什么”,把方向定下来。要讲好思政课,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学生的脑、进学生的心,内容就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积极依托宁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就地取材”,分门别类的设置了“知宁河名人”“游宁河风景名胜”“品宁河文化”三大部分课程,把思想教育与名人事迹、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等融合贯通起来,让家乡的文物说话、历史说话、文化说话,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话语、直观生动的方式让思政课堂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二、突出“新”字实现“入脑”又“入心”
思政课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只有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坚持注重创新教的方法、讲的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理论悟思想的积极性,推动理论入脑又入心。
对话式,增强课程吸引力。宁河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涌现出了天津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于方舟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围绕把这些英雄人物、红色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思政课教材,依托于方舟故居、重走方舟路等教学点位,充分借鉴当下最为流行的“穿越剧”手法,设置“如果把时钟的指针拨回百年前,你遇到了革命先辈于方舟,有什么想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