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把握提振消费的关键之举
当前,我国消费面临三大挑战:收入增长预期弱和财富效应低压制消费意愿,供给侧中高品质商品服务供给不足,流通链条中城乡消费设施存在代际差距。这些系统性问题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所下降,影响到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实践表明,依靠传统政策刺激难以突破内需瓶颈,必须实施涵盖收入分配改革、供给体系创新、制度环境优化的全面突围,在提升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同时创造新型消费需求,才能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发展模式转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三个角度看消费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达48.3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5%,居民消费倾向达68.32%。客观而言,这一结果显示,社零增长不及疫情前社会消费品零售年均8%以上增速的一半,而且居民消费倾向也显著低于疫情前2-3个百分点。这不仅折射出我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的消费转型、阵痛,也暴露出国民财富分配、市场供需结构、社会预期管理等多重问题。
第一,从收入角度看,收入不高以及收入预期导致消费潜力难以充分释放。当前我国在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财产性收入尤其与发达国家同期较高比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失衡的分配格局催生出双重挤压效应——
一方面,高额的住房支出吞噬居民消费能力的同时,对中国经济稳定的担忧抑制了居民潜在消费意愿。根据《2024年全国百城房价收入比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达26倍,其中深圳以34.8高居首位。特别是近年来在国际严峻复杂形势的作用下,居民潜在消费空间更是受到了压制。比如较早之前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上海城镇居民月均家庭工资收入约为11000元,月还贷金额约为4200元,占到家庭月均工资收入的37%。若考虑经营贷和普惠金融等,非商品消费支出约占家庭月均工资收入的一半,这还没有考虑赡养老人和教育子女等支出。如此之高的负债支出,势必挤压居民消费,加大家庭资产负债表恶化的风险。
另一方面,灵活就业群体增大,促使收入支撑消费的稳定程度持续下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总量突破2亿大关,占全国劳动人口的27%。这意味着,每100位就业人员中,约有27位缺乏稳定收入和没有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某外卖平台内部数据显示,骑手日均接单量同比增加23%,但收入下降8%,服务业“内卷化”特征日益显著。这种“高劳动强度—低报酬回报”的悖论,正在瓦解传统消费升级的微观基础。
此外,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财富效应机制的失灵。过去十年间,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始终徘徊在10%上下,与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存在代际差距。2024年资本市场剧烈震荡,上证指数在2800-3200点区间反复拉锯,致使居民金融资产缩水约6.2万亿元。这种“工资增长乏力+财产收益波动”的双重困境,导致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4年4月下探至86.7的历史低位,预防性储蓄率却逆势攀升至36%,较2019年提高8个百分点。消费动能减弱已从周期性现象演化为系统性挑战。
第二,从支出角度看,传统消费支出占比高与新兴消费不足并存,导致供需错配的矛盾在消费市场持续发酵。2024年传统消费引擎呈现“三高症候群”,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用于住房、教育和医疗的三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2.2%、11.3%、9.0%,三者合计吞噬超四成的消费能力。特别是教育支出增速最快,达到9.8%,远高于住房支出2.8%和医疗支出3.6%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代表消费升级方向的文旅、智能家居等品类却面临供给断裂。比如,2023年国内高端民宿供给缺口达40%,智能马桶市场渗透率不足15%,与发达国家40%-60%的水平相差甚远。这种结构性矛盾在县域经济中尤为突出:有数据显示,三线以下城市家电换新需求增速达28%,但线下服务网点覆盖率仅为一线城市的1/3,暴露出商业基础设施的梯度落差。
第三,从城乡结构上来看,2024年我国消费市场结构性矛盾还体现在城乡流通链条的“代际差距”成为制约内需释放的关键瓶颈。有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0%-30%,而冷链物流的渗透率仅为20%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90%。数据还显示,中西部冷链设施覆盖率不足东部的1/3,农村地区冷链设施覆盖率更是远低于城市,这就导致农村地区的生鲜农产品损耗率较高,直接削弱居民消费意愿。此外,智能终端设备渗透率以及农村地区智能零售终端覆盖率都发展得不充分,造成传统供销体系难以衔接现代物流网络,出现城乡流通体系的“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问题不仅造成每年数万亿元潜在消费需求无法兑现,更导致城乡居民消费能级分化加剧。比如,2024年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其总支出的比例是32.1%,较城市居民48.7%的差距已经扩大至历史峰值。显然,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期,破解流通设施代际壁垒已成为激活下沉市场、重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性命题。
提振消费的路径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面临多重挑战。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需从国家战略高度统筹谋划,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供需双侧改革为抓手,系统推进消费潜力释放。现结合当前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效应。面对当前消费市场波动式表现,需重点强化对外开放的体系化建设。建议在若干具备条件的区域试点跨境产业链深度合作,联合东盟等经济体共建标准化认证体系,优先在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