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腔???
人教版教科书事件愈演愈烈。
显而易见,这无非是一个吃相难看、层层外包的贪腐事件罢了,所谓“乳化”大阴谋,不过是此间受迫害妄想癔症的又一次发作而已。帝国主义亡我之心再不死,也犯不着用这么拙劣又如此迂回的手段。
本人曾在某少儿出版社供职过三年,耳濡目染,很知道一般外包写手及画手的待遇之低、做事之糙能达到何种惊人的地步——当然,这绝非少儿出版独有,“豆腐渣”,广泛而稳定分布在每行每业之中。
具体说到这次的小学数学教材,就是充满恶趣味和坏习惯的年轻画师敷衍了事、东抄西摹的结果,而就此上纲上线、拿着放大镜突击检查各类少儿读物,无疑又是一次“叫魂”闹剧。而且,说真的,比起给上一代包场《黑太阳731》,这一代包场《战狼2》,区区这点教科书算得了什么?
其实,这批插画丑归丑,但是比起其他不少的教材教辅试卷,甚至可以说,还算画得不错了——诸位要是不信,随手翻翻中小学生的书包吧。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的童书问题,不过是此时此地种种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问题里不起眼的一个微小存在。
前两年蜀地某学校的食堂问题曝光,我“蹭”着写过一篇聊童书的文章,今天再翻出来,似乎还能给大家做个参考。
——枪稿主编 徐元
童书不好,也是粮食腐坏
文/徐元
作者介绍:电影记者,影评人,曾任《电影世界》主编,《大众电影》副主编,家里俩儿子,非常眼红别人家有闺女。
儿子开学了,老师在家长群里公布了二年级下学期阅读课的书目。
连同上学期书目,我看被列为“必读书”的,除了一二本“国学”,剩下的都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之类。
国货居然这么少?一时间我有点迷惑,毕竟,孩子就读的小学一直在狠抓传统文化,甚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以考级的形式,背会480首古诗(80首/年)。但是,转念再想,也不奇怪了:“国产童书经典”,真是个稀有品种。
其实,这个判断在我而言,属于“二次确认”。去年秋天,我重逢了一位失联已久的旧同行兼老校友——十多年前,她和我同期同批进了同一家少儿出版社,不过我只干了三年就转了行,而这位师姐则一直任职少儿读物编辑——这回再见面,我请她推荐些新的国产童书,没想到,她的第一句,就是反问“一定要读国产的吗?”
我再三确认,师姐才勉强报了几个人名书名,然后,不甘心,又补上了一大把的翻译品类。她说,国产儿童文学自己“看得少”“不太熟”。可我也明白了,看得少,无非因为好看的少。不过,安徒生、林格伦、罗尔德·达尔、J.K.罗琳写得固然精彩,但诸如我这样的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可以多领教一些原装的中文、多享用一些身边的故事。
话说回头,其实这些故事也不能说没有。相反,拜近些年的出版繁荣所赐,童书尤其景气,国产少儿读物的品种和码洋都在创新高。然而,捡起孩子在同学、亲戚那里看得津津有味的一些书,我自己却很难消受。不妨刻薄地说,它们的毛病全一样:故事没劲、三观成谜、文字粗糙、绘图拙劣。这四款毛病,只得其一都让人受不了,然而我们的很多童书常常一样不缺。
一度我怀疑是不是自己视野太窄,所见太少,大概是错怪了,所以见到专业人士就立刻请教,可是这位师姐的反馈说明,或许我并没有错。
中国儿童读物缺乏想象力、不好玩、不美,尤其是说教意味每每浓得化不开,由来已久。
记得我年少时,读着姐姐(70后)留下来的《新来的小石柱》《小灵通漫游未来》《小布头奇遇记》等等,虽然也觉得不乏精彩,可即使在当年也发现了,这些书里充满了太多异样的质地:那些极左的、硬邦邦的、又红又专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气息。如此这般的东西,怎么能和罗大里、凡尔纳,以及金庸、古龙、梁羽生争锋呢?又怎么指望它们能传之于后世?
属于我们80后的读物呢?那些《孙悟空勇斗霸天虎》《葫芦娃大战魂斗罗》之类的“硬核朋克”,口味之重,于今只适合永远封印在时间胶囊之中。而另一个“朋克”郑渊洁,诚然风靡一时,但似乎因为其叛逆气质,在今天也显得不合时宜,并不容易被列入有关单位的推介书单了。至于剩下的那些不朋克的,绝大多数其实和《小石柱》相差不远,说教且寡淡,留在故纸堆里,算不得太委屈。
再之后,直到今天,情况也没有本质上的改观,配得上“经典”,或者说被权威认定为“经典”的中国儿童读物,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寥寥几种之外,真谈不上有多少。反过来,为什么《洋葱头》《丁丁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玛丽·波平斯阿姨》《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或者《灌篮高手》等等就具备了超越时间和国境的感染力?——不仅因为它们有曲折动人、热闹幽默的故事,更在于它们将孩子平等视之,传达的是自由、宽容、热血的价值观。
换而言之,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听得耳朵起茧的“现代化”为精神内核,才让这些童书变成了一部部的传世之作。而在这边厢,可叹的是,我们的“四化建设”,着实在很多方面还未竟其功。
这些年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不可能不看到满墙满壁的各种“梦”的大幅宣传画。
而有意思的是,这些用以反映“孝道”、“节俭”、“勤劳”、“善良”等等传统美德的画作,九成以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画面之内,总是一个田园牧歌的乡土世界,人们在此间耕作、丰收、团圆、嬉戏……然而,在这方天地里,不存在拖拉机、看不到摩天楼、当然也没有手机电脑、飞机高铁。这些当代桃花源,无疑代表着国人的乡愁(要不然怎么说是梦呢),代表着我们对蒸汽机直到计算机那发自心底的不信任(否则,老中医和女德班们又是怎么粉墨登场的)。
大概,“现代化”,的确与我们存在某种兼容不良。从根本上说,恐怕这才是我们的文学、音乐、美术、影视山寨多而良品少的原因。
当然,在另一方面,当年的我们也有过海量的工业文明宣传画,那些铿锵的、激烈的、革命的西式肖像画和美术字,和《新来的小石柱》一样红极一时,遍布祖国山河。不过,它们也和小石柱一样,早早就淡出了主流视野。要不是最近的这个“新媒体时代”,这一个个坚毅结实的红色民兵、炼钢工人、纺织女工,被PS上了新的台词,在公号文章里变成表情包,他们也必然会像小石柱、小灵通那样,彻底湮灭在历史之中。
这种沧桑巨变有一个特别鲜活的样本,那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及其作品。在特殊的计划体制下,以不惜人工、不惜成本为代价,上美影缔造了世界电影史和世界美术史上空前的“中国动画流派”,尤其是水墨动画,成了当时中国影视文化制品中出口海外的唯一一种。然而,一切终归昙花一现,产品和技术,如今都已消亡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粗糙、蹩脚、灌水的各路***货。在这些后起的中国动画片之中,我们找不到多少中式的美术、中式的哲思(当然,中式的说教倒是从来不曾缺席);不过,在它们得以被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里,自然又布满了典型的灰色的中式特色。
国产童书的问题也一样。
文学界所遭遇的这样那样历史的、现实的、思想的创作困难,儿童文学同样绕不开,甚至会更棘手。就像给大人的读物里,我们擅长武侠、宫斗,而短于科幻、推理,童书所需要丰沛的想象力,往往也是本民族作者从先天起就不足的。
而我们的近当代史又像多级火箭一样,一节节被爆燃、一节节被抛弃,也让创作者左支右绌,定不了锚点:王子公主没法出场,妖魔鬼怪不许现身,种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也需要规避。即便是世俗的日常,也由于我们现代化、城市化的时间太短,很难找到足够普世的、隽永的切入口。所以,给孩子写书,甚至是比大人写书更难的难题。
而且,最关键的是,重视对儿童的思想驯化,是我们这里自古有之、甚而在当代还更变本加厉的传统。鲁迅总结他那个年代的书是“吃人”,而夫子如果还健在,恐怕从今天的国产童书里看出的,无非就是“听话”二字。
再等到“孩子”变成了一门大生意,更多的乌烟瘴气随之而来,少儿出版当然也不会是净地。其实,品质平庸都不算罪过,就当是吃垃圾食品过了嘴瘾。但是,有些所谓的名家名作,耍的实则是一套如今被称之为“洗稿”的打法,国外经典童书的设定及情节,被拆分、转码、杂糅到了新的躯体之上,这种爆款,实属欺诈。尽管比起抄袭泛滥、粗制滥造、以骗取补贴为目的的国产动画来说,童书领域没有那么嚣张粗鲁,但虚伪之处,更显恶心。
今天的街头宣传画上,孩子们都笑容满面,不戴眼镜,不写作业,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三代同堂的家庭,总在享用绿色无公害的自产粮食。而红色年代的宣传画里,资本家、坏分子等等象征资本主义之罪的蛀虫、坏蛋,在正义的铁拳面前总是无可遁形,必将遭到秋风扫落叶一般的严厉制裁。
可惜,现实并不是这样。
中国孩子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与此同时,这条跑道上,还有奶粉含毒、疫苗过期、文具致癌、午餐发霉……这一个个神鬼莫测的关卡,足以让游戏终结。一方面,是无底线缺监管的资本黑心肠,另一方面,则是更快更高更强的驯良黑科技,如此的连环夺命剪刀脚下,娃娃们生存不易。
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卢梭也在《爱弥儿》里鼓吹不该让孩子阅读,而《童年的消逝》则说,“童年”本身就是印刷术诞生以后才人工炮制出来的概念。可是,孩子天生好奇,读书是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人生最简单最便利的办法,也是他们躲避现实严峻,在长跑跑道上稍事休息的补给站。
可是,关于此时、此地,我们却没有几本好书可以给他们。这其实是另一种的粮食腐坏。
编辑/徐元
排版/青柠
THE END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