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夜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某区夜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指的是从当日下午六点到次日凌晨六点所发生的商务活动,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发展夜间经济不仅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能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焕发城市活力。
    一、调研背景
    2024年上半年,XX区实现GDP XX亿元,同比增长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长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4%。这表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夜间消费多发生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在内的服务业,即第三产业。2024年上半年,全区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16.2%、13.5%、9.3%、14.5%。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而夜间消费占城市消费比重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倾向于夜间出行,参与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夜间消费项目,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夜经济发展空间较大。
    发展夜经济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提升城市活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建设XXX区域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把握夜间经济这一消费新模式和新业态,是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下,我区不断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促进美食购物、体验娱乐、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业态发展,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规范化、特色化、科学化的角度,仍有部分问题亟须解决。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聚焦我区以步行街、商圈以及夜市为代表的“夜经济”,通过实地走访、发放问卷、一对一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其发展状况展开深入调研,探索其发展潜力和改进空间,为实现高质量、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夜经济”提出可行建议。
    二、发展现状
    我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提振消费,打造夜间消费场景,推动夜间消费持续升温,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也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全区夜间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夜市框架初步成型。近年来,随着消费人群增加、游客数量攀升以及消费活动向夜间延伸,我区夜市规模不断扩大,显示出夜间经济的快速增长态势。经实地调研发现,在老城范围内,以三岔河及其周边区域为核心,太平岗、西山等片区为支撑点,初步形成了“一心多点”的夜市框架。三岔河周边、体育馆周边、太平岗—小广场、南海城—大什字区域的商圈业态较为成熟,形成了多个区域性品牌夜市。在新城范围内,仅有舟白国维购物中心和XX碧桂园周边两个夜间消费聚集区初具规模。
    (二)夜间经济活力逐步恢复。夜市和地摊经济已经成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理的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我区夜市和地摊经济蓬勃发展。通过在老城体育馆沿线设立临时夜市,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夜间消费选择,同时也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充分发挥了地摊经济的最大作用,全面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暖,助力我区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
    (三)消费业态不断丰富。我区夜间文旅消费发展较好,不断推出特色夜间旅游项目,如竹筏夜游XX江、5D灯光秀、廊桥夜宴等特色文旅活动,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游玩选择,还融入了红色文化和民族特色等元素,提升了夜间消费的文化内涵。但是新老城区夜间消费内容主要以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为主,新兴夜间消费项目较少,我区夜间经济的内生力量有待进一步释放。
    三、存在问题
    我区“夜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解决了夜经济“有没有”的问题,但是要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还要关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总体来说,全区夜间消费活动场所偏少,呈现出供小于需的局面,不足以满足居民消费、娱乐、游玩等各方面需求。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老城的夜间消费聚集区域数趋于饱和,而新城仅有一两个,新城居民存在夜晚无处可去的困境,这种夜市街区分布不均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夜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夜间消费外流严重。由于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络销售具备价格低廉、足不出户、搜索面广等一系列特点,居民更倾向于网上购物,减少了夜间出行游玩的频次,导致消费外流。而且在我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中,众多中高端化妆品、服装专卖店、连锁品牌店缺席,无法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需求,部分居民选择前往XX主城或周边城市,导致消费继续外流。
    (三)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我区仍然是以传统夜市经营模式为主,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容易引发一些安全问题,如占道经营、垃圾乱扔、空气污染等。同时经调研发现,在交通方面,公交收班时间较早、网约车数量及价格的约束、停车位不足等影响了夜间交通的便利程度。在经营监管方面,灯光照明问题、治安问题、环境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噪音问题也迫切需要统筹解决,给城市治理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
    (四)存在同质化现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夜间消费场景需要不断创新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我区夜经济还存在同质化、低水平建设的问题,夜市、商圈等夜晚聚集区大同小异,在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消费者体验单一。当前我区夜经济仍以餐饮、购物等传统业态为主,文化演艺、旅游观赏、体育健身、特色展览等新兴夜间产品形式虽有所尝试,但总体上供给不足,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夜间经济生态尚未全面形成。
    四、对策建议
    (一)优化区域规划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注重新城、老城、旅游景区三大板块协同规划。针对新城和老城夜市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应不断优化夜市布局,通过在新城区域建设更多的夜市街区,引导消费活动向新城转移,减轻老城的环境负荷。利用老城区位优势、人群聚集优势,持续优化发展以观光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河岸经济”;以舟白、XX商业集中区域为重点,推出网红打卡点和美食文化街等,打造整体联动的特色夜市街区;以XX古镇、小南海等景区为核心,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推动夜间旅游参观、休闲疗养等产业提质升级。
(二)激发内外消费活力。研究制定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的措施,不断挖掘本地居民消费潜力,有效激发外来游客消费欲望。积极引导居民转变传统消费观念,通过发布公众号推文、制作短视频以及特色歌曲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对夜间活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提振消费信心。抓住渝湘高铁XX至XX段即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9551.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3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