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支部自身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推动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支部建设走在前、作表率,打造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近期,我们围绕机关党支部自身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工委作为全市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机关,其自身的党支部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履职效能和示范引领作用。机关党支部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截至2025年8月,机关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8名,预备党员1名,下设4个党小组。近年来,支部在工委委员会的领导下,以创建“模范机关”为目标,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一)政治建设坚强有力,思想根基持续筑牢
支部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2025年以来,支部通过支委会、党员大会等形式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0余次,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逐章逐条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观看警示教育片6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授廉政党课4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组织体系日趋严密,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
支部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市委关于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组织体系。一是组织生活规范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2025年上半年,累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2次、支委会6次、党小组会12次,支部书记和委员讲党课4次。认真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开门见山,整改措施具体务实,有效增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二是主题党日实效化。坚持每月固定一天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积极探索“主题党日+”模式,将活动与理论学习、志愿服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赴XX革命纪念馆现场教学、“党建引领办实事,‘双报到’服务暖民心”等6次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参与率达100%。
(三)党员队伍管理规范,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
支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一是党员管理精细化。全面推行在职党员“三类五星”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岗位职责、服务群众等情况量化为积分,每季度公示、年终评定,有效激发了党员争先创优的内生动力。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从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2025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持续优化。二是先锋作用具体化。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中,支部党员始终冲锋在前。特别是在2025年春季启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先行”活动中,支部党员累计深入基层联系点和报到社区开展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8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个,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四)党建载体创新丰富,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支部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推动党建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XX智慧党建云平台等线上资源,建立支部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分享学习心得,打造“指尖上的课堂”。截至2025年8月,支部全体党员在“学习强国”平台的人均年度积分超过55000分,位居市直单位前列。在XX智慧党建云平台上,实现了党费收缴、组织关系转接、活动通知等党务工作的线上办理,支部活动、学习动态等信息及时更新,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使党建工作更加灵活、更具活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标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机关党支部自身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解决。
(一)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三会一课”等制度得到落实,但在内容和形式上仍有提升空间。部分会议和学习存在“照本宣科”现象,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上级文件精神简单传达多,结合支部实际进行深度研讨、思想碰撞少,导致学习效果不够深入。在组织生活会上,虽然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有时存在辣味不足、避重就轻的问题,触及思想灵魂深处的自我剖析和相互批评还不够,影响了组织生活“熔炉”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党务工作力量与日益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
机关党支部委员均为兼职,他们在承担繁重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支部的党务工作,常常感到时间紧、精力缺,导致在党建工作的谋划和落实上投入不足。同时,部分支委虽然工作热情高,但缺乏系统的党务知识培训,对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掌握不够,工作方式有时还停留在传统模式,运用创新思维破解党建难题的能力有待加强。调研发现,2025年上半年,工委层面虽然组织了多期覆盖面广的党务干部培训班,但针对机关支部委员的系统化、常态化培训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深度有待加强
“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是机关党建的核心任务,但调研发现,机关党支部的党建活动与工委的中心业务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党建活动的设计有时未能与提升指导能力、破解业务难题等紧密挂钩,党员在活动中获得的党性锻炼,如何有效转化为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成果,其间的转化路径尚不清晰。如何通过支部建设,使每位党员干部既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又成为业务工作的“精兵强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基础保障体系尚需完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一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机关党支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工委年度预算中的“党建工作经费”项目,未设立独立的支部活动经费预算科目。这种捆绑式的经费模式,使得支部在开展活动时需要层层审批,自主性不强,不利于开展一些周期长、投入大的创新性活动。二是阵地使用效率有待提升。工委机关虽设有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相关电教设备和图书资料,但其功能开发和利用率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目前主要用于集中开会和学习,在作为党员日常思想交流、文化活动、党性体检的综合性阵地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且缺少对阵地使用率和党员满意度的动态跟踪与评估。三是智慧党建平台应用不深。虽然党员干部普遍注册并使用智慧党建平台,但多数人停留在信息浏览、线上缴费等浅层次应用,对于平台提供的线上研讨、项目协同、数据分析等深度功能使用率不高,平台在精准管理、智能决策方面的优势未能充分释放。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党支部建设质量,打造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党支部,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在深化理论武装上持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