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单位副职领导关于《习近平经济文选》研讨发言材料 (3)

XX单位副职领导关于《习近平经济文选》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中心组学习安排,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围绕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交流心得体会。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近期,我认真研读了《文选》中的相关篇目,并结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8月13日的集体学习精神,进行了一些思考。下面,我从个人角度,汇报几点不成熟的认识和体会,主要是关于思想上的感悟、实践中的反思以及工作方法的探寻,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一、从“必修课”到“思想罗盘”,深化对时代方位的新认知
    坦率地讲,在最初接触《习近平经济文选》时,我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学习任务来看待。但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逐字逐句地研读原文,我愈发深刻地认识到,这远非一本简单的文稿汇编,而是一部系统深邃、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著作。它不仅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必修课”,更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为我们指引航向、稳定心神的“思想罗盘”。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国内经济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结构性、周期性问题交织。在这样的背景下,时常会感到困惑,甚至焦虑: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哪里?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何处?《文选》的学习,恰恰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为我拨开了思想上的迷雾。比如,书中关于“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论述,让我深刻理解到,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坚持政治引领,确保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书中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论述,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为我在日常工作中权衡利弊、做出决策时,提供了一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尺。
    通过学习,我个人的一个最大转变,就是从被动接受指令,转向了主动寻求理论指导。过去可能更多是考虑如何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现在则会多想一层:这项工作背后的理论逻辑是什么?它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处于什么位置?这种思维上的转变,让我对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把握工作的本质和方向。正如市委学习会议所强调的,要“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规律性认识,正是来源于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系统学习和深刻领悟。
    二、从“新名词”到“方法论”,反思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文选》和近期各级学习中反复强调的高频词。起初,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比较表面化,简单地等同于高科技、新产业。但通过反复研读和思考,我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新名词,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对传统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性反思。
    反思之一,在于如何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市委学习会议中提到,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这清晰地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要全盘否定或抛弃传统产业。我们XX地区拥有一定的传统产业基础,这些产业关系到大量就业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过去,在谈到转型升级时,有时会有一种“另起炉灶”的冲动,觉得传统产业是包袱。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质”,即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生产力注入新的、更高质量的要素。因此,关键不是“抛弃旧的”,而是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去“赋能旧的”,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实现“凤凰涅槃”。这对我所在的分管领域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启发我在后续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和支持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升级。
    反思之二,在于如何突破“要素”的瓶颈。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和人才。但作为一个县域单位,我们在吸引顶尖科技资源和高端人才方面,与大城市相比存在天然的短板。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等、靠、要”,必须在“联”和“育”上做文章。“联”,就是主动链接外部高端创新资源,通过建立“科创飞地”、柔性引才等方式,借力发展。“育”,就是深耕本土,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市委会议强调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正是培育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地方干部,我们的工作重心不应仅仅是去争抢项目和资金,更重要的是去构建一个能让创新种子生根发芽、让创新人才愿意留下来的“热带雨林”式生态系统。
    三、从“理论书”到“工具箱”,探寻破解难题的有效方法
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在学习《文选》的过程中,我始终带着问题去学,努力将其从一本案头的“理论书”,转变为一个随手可用的“工具箱”,从中探寻破解现实难题的思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8285.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4小时前
下一篇 14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