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此隆重集会,表彰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长期奋战在全市卫生健康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医务工作者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表彰先进、鼓舞士气的盛会,也是一次总结经验、部署任务的动员会。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激励和动员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同仁,传承弘扬新时代职业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加快建设“健康*”,奋力谱写“生态强市、魅力*”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砥砺奋进中开创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
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一)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持续筑牢。面对复杂严峻的公共卫生形势,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功经受住了一轮又一轮的严峻考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深入推进,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响应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市健康水平核心指标稳步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增长,2020年已达到77.75岁,正朝着“十四五”规划累计增长1岁的目标稳步迈进。对比“十三五”时期,主要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到2025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预计将达到0.83人,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改革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坚持以改革破难题、激活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围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日益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乡村一体化改革成果得到巩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健康“守门人”的能力显著增强。我们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局,加强与*地区高端医疗资源的共建共享,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我们立足市情,充分挖掘和利用独特的生态与资源优势,将健康事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健康产业发展新路。一是中医药传承创新迈出坚实步伐。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各项部署,召开了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系统谋划产业未来。“基层中医药综合实力提档行动”扎实开展,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全市已有9个县(市、区)达到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市(县)”标准,新增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优势专科,建成1000个村卫生室“中医阁”,市中医院也成功通过国家级规培基地验收。我们立足*道地药材优势,着力打造中药材良种繁育种植基地,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叫响了“中药保健、食药同源”的特色品牌。二是温泉康养产业实现突破性增长。我们抢抓消费升级和健康需求增长的重大机遇,将温泉康养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大力实施“温泉+”战略。通过高标准编制规划、成立工作专班、出台扶持政策,成功吸引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2023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温泉旅游康养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高达429.27亿元;全年接待温泉康养游客近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5亿元,温泉经济真正成了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皇家避暑地·热河温泉城”的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我们正朝着建设*地区医养康养目的地的目标奋力前行。三是医养结合养老产业体系加速形成。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我们积极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推进与*地区的养老政策同城化,成功承接了一批养老需求疏解项目。2023年,相关项目达18个,总投资221亿元,为我市养老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068处,拥有养老床位超过1.7万张,其中医养结合机构达到69家,初步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服务格局,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乐、老有良医、老有颐养”的幸福晚年生活环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凝结着在座各位以及全市数万名卫生健康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你们当中,有冲锋在前的医院管理者,有刻苦钻研的医学专家,有默默奉献的基层医生,有守护健康的公卫人员,还有无私付出的护理天使。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实践证明,我市的卫生健康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以更高站位谋划卫生健康事业新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已经从“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向“不得病、少得病、高质量生活”转变。卫生健康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其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发展工程。
一要深刻认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更没有现代化。必须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要深刻认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需要。健康是生产力,大健康产业是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我市独特的生态、区位和资源禀赋,为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必须跳出“就卫生看卫生”的局限,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将健康产业作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特别是要做好中医药、温泉康养、医养结合三篇文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三要深刻认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卫生健康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重大疫情防控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再到应对人口老龄化,每一项工作都考验着我们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治理向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为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聚焦关键,精准发力,用实干担当谱写卫生健康事业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此次表彰大会为契机,锚定目标,奋发作为,全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持续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在守护人民健康上展现新作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必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一要健全优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创新,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加强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二要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门诊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层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人”的基础。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特别是要提高老年人和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力争到2025年达到70%的目标。三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健康、维护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激发内生动力上实现新突破。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一要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建设高水平公立医院为龙头,持续提升区域医疗中心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全面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县域医疗的“主阵地”。巩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