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深化“双减”工作暨教育系统暑期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区深化“双减”工作暨教育系统暑期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深化“双减”工作暨教育系统暑期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双减”和校园安全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会,更是一次动员部署会,事关全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事关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政府、区教育局的负责同志,也有来自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以及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负责同志。大家都是我们XX区教育战线和安全战线上的骨干力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当前“双减”与安全工作的阶段性特征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校外培训治理成果持续巩固。我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整治校外培训乱象。通过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专项排查和联合执法行动,坚决取缔了一批无证无照的“黑机构”,推动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转型或注销,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超过95%。我们建立了常态化的巡查机制和动态监管体系,通过“互联网+监管”等信息化手段,严防隐形变异培训死灰复燃。学科类培训广告基本绝迹,资本过度涌入教育培训行业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得到根本性好转。
    二是校内教育主阵地作用显著增强。我们始终把提升校内教育质量作为“双减”工作的治本之策。全区各中小学聚焦“强课提质”,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广优秀教学法,教师们的教研热情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显著增强。课后服务实现了公民办学校全覆盖,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8%以上,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从单一的作业辅导,拓展到科普、文体、艺术、劳动等多元化课程,有效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学习回归校园的态势日益巩固。
    三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初步形成。我们积极推动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成才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缓解了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同时,我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以及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双减”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一些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研学旅行”等名义改头换面,隐蔽性更强,查处难度更大。部分家长“鸡娃”心态依然存在,培训需求由“线下”转向“线上”,由“公开”转向“私密”。校内教育质量的提升还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进一步激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拿出更有力的举措加以解决。
    与此同时,安全稳定是教育工作的底线和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暑期是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学生脱离了学校的集中管理,面临的风险隐患增多。从近期通报的一些情况看,防溺水、交通安全、网络防诈骗等领域的风险依然突出。少数单位和个人还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宣传教育不深入。每一个安全漏洞,都可能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安全稳定工作,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怎么严格都不过分。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安全工作,为孩子们织密一张坚不可摧的安全防护网。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更高标准推动“双减”工作走向纵深
    “双减”工作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领域自我革命,其根本目的是扭转功利化教育倾向,回归教育本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双减”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第一,要坚持“堵”的力度不减,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治理校外培训乱象,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严防反弹。一是要保持高压震慑。各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化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频次和力度。要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违规培训线索,要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处置,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特别是对“一对一”“一对多”等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要深挖彻查,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形成强大威慑力。二是要强化源头治理。要加强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准入审核和日常监管,明确设置标准,规范收费行为,严禁其以各种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要加强对各类网络平台、自媒体的监管,坚决清理和查处发布违规培训广告、贩卖教育焦虑等有害信息。三是要探索长效监管。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全区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智慧监管平台,将所有机构的资质、师资、课程、收费、资金等信息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全流程、全方位、透明化监管,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第二,要提升“疏”的质量,全面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减轻学生校外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做强做优校内教育,让学生在校内“吃得饱、吃得好”。一是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这是根本中的根本。区教育局要牵头组织,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各学校优化教学方式和作业设计。要大力开展“名师工程”,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竞赛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诊断与指导,推行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从源头上减少学生对校外补课的依赖。二是要向课后服务要特色。课后服务不是简单地看管学生,而是正课的延伸和补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学校要在“普惠”的基础上,向“优质”和“特色”迈进。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发开设更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兴趣课程,比如人工智能、编程、戏剧、非遗传承、传统体育等,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展自己的特长。要建立课后服务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三是要向评价改革要动力。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挥其“指挥棒”作用。要改革对学校的评价,不能再单纯以升学率论英雄,而是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要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激励教师潜心育人,而不是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应试技巧的传授上。要改革对学生的评价,破除“唯分数论”,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三,要凝聚“合”的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尽责、家庭尽力、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新格局。一是要深化家校共育。学校要主动作为,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家访制度、开办高品质的家长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等方式,与家长建立起信任、合作的伙伴关系。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理性规划孩子的未来,从过分关注“分数”转向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品格养成”,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好帮手。二是要强化部门协同。教育、市场监管、公安、文旅、卫健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市场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对违规培训广告、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的查处力度。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文旅、体育部门要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和服务,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三是要撬动社会资源。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可以探索建立“社会实践导师”制度,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走进校园,为学生开设讲座、指导实践。要充分利用好我们XX区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一批有深度、有内涵的研学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三、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以最严要求抓好暑期及开学前后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5879.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1小时前
下一篇 11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