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教育工作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教育工作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老师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和崇敬的心情,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并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XX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对未来一个时期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讲话站位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县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主要是从政府层面,就如何把县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谈一些想法和要求。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在服务发展大局中进一步坚定教育优先的战略定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未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一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我们始终将“真金白银”投向教育,近三年,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8%以上。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办学条件改善工程,累计新建、改扩建学校21所,新增优质学位近8000个,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集团化办学模式稳步推进,有效盘活了现有教育资源,促进了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二是教育改革的活力更加彰显。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在深化改革中破解发展难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日益完善,思政课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科创教育、劳动教育等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双减”政策成果持续巩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我们稳步推进新中高考改革,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2025年我县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达到了48.6%,一批优秀学子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三是教师队伍的形象更加闪亮。我们始终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强师兴教工程。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增幅连续三年超过10%,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稳步提升。我们建立健全了骨干教师培养体系,近三年共培养县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近200名。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标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新期盼,我县教育工作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仍有差距,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还不均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结构性、区域性缺编问题依然存在;教育评价改革、“五唯”倾向破除等深层次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心力。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纲举目张,抓住关键。政府各部门和全县教育系统要紧紧围绕XX书记提出的目标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第一,要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着力构建更加公平的教育体系。公平是教育的生命线。我们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要科学优化学校布局。要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前瞻性地调整优化城乡学校布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投入倾斜力度,加快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确保硬件上不拖后腿。二要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要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不能“集而未团”、“联而未通”。要通过输出管理、师资交流、课程共享、同步教研等方式,真正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迅速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有效缩小校际差距。三要健全特殊群体关爱机制。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完善“一生一策”的关爱帮扶体系,确保他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第二,要以提升育人质量为核心,着力深化更具活力的教育改革。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一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持续巩固“双减”成果,严控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阅读、去运动、去探索。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科创活动、艺术展演、体育竞赛和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要蹄疾步稳推进评价改革。要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县教育部门要牵头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对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把关注点从“升学率”转向学生的“成长率”和“贡献率”。三要主动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加强对新中高考政策的研究和培训,指导学校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推行选课走班,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帮助学生发现兴趣、规划生涯,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要以建强教师队伍为根本,着力营造更受尊崇的育人环境。强教必先强师。我们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一要在政治上关怀。要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引导广大教师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要大力选树和宣传优秀教师典型,讲好我们XX的教育故事,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要在专业上支持。县政府将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用于支持教师培训、学历提升和教研活动。要实施好“三支队伍”建设计划,选优配强校长队伍,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5503.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8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