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森工公司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十分重要,也十分关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25年前三个季度的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第四季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署。今年是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第四季度既是全年工作的冲刺收官阶段,也是检验试点三年成效的关键决战期。各单位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力攻坚,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XX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交上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下面,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与总结:筑牢根基,成效初显
2025年以来,在国家林草局的宏观政策指引下,尤其是在《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的框架指导下,公司上下紧密围绕“提质量、增效益、强生态”的核心目标,扎实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经营区内的森林资源基本盘保持稳定并持续向好。据初步统计,公司经营总面积稳定在XX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93%以上。这些核心数据背后,是全体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森林抚育XX万亩,实施退化林修复XX万亩,通过精准的择伐、补植和林分结构优化,有效改善了林内光照和水肥条件,促进了幼林生长,提升了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林分健康水平。尤其是在部分重点林班,通过实施近自然经营模式,林分垂直结构趋于复杂,生物多样性得到初步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显著增强。
第二,后备资源培育能力持续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关键在于后备力量的接续。今年以来,各生产单位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要求,高质量完成了XX万亩的更新造林任务。在苗木培育方面,累计培育各类优质苗木超过3000万株,特别是在珍稀乡土树种的繁育上取得了新突破,为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构建健康稳定的异龄混交林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产业转型与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在巩固传统木材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路径。特别是碳汇林业的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实施“国有林固碳增汇经营模式”,初步核算的森林年碳汇增量达到了XX万吨,这不仅是生态效益的彰显,也为未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可能。同时,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新业态也在稳步培育中,森林的综合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第四,科技支撑与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技的赋能。部分单位开始尝试应用无人机、遥感等技术进行资源调查和病虫害监测,提升了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在安全生产方面,始终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制,加强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确保了前三个季度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为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林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幼林比重偏大,过熟林和优质大径材林偏少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二是部分单位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仍然滞后,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资源调查工作的精准性、时效性仍有欠缺,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四是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病虫害、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风险,应对能力和防灾减灾体系仍需加强。这些问题,是第四季度乃至未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硬骨头。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深刻领会新时代森林经营的战略要义
做好第四季度的工作,不能就工作谈工作,必须跳出森林看森林,站在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当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首先,要从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高度,理解森林经营的时代使命。“双碳”目标的提出,赋予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碳库功能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森林不再仅仅是木材的生产者,更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储备库”。《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国有林固碳增汇经营模式,这为国有林区指明了方向。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通过科学抚育、精准择伐、结构优化等手段,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是国有林企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每一个林班、每一片森林的质量提升,都是对国家“双碳”目标的具体贡献。
其次,要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高度,认识森林经营的核心功能。XX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其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单一目标的经营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转向以维护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核心,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综合性经营。《试点实施方案》强调,要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行全周期经营,这正是要求将生态功能最大化作为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再次,要从遵循行业发展规律和政策导向的高度,把握森林经营的实践路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森林经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方案强调的“质量导向、科学经营”原则,要求彻底摒弃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方案提出的“优化林木采伐管理,适度放宽政策尺度”,给予了基层在科学经营前提下的更大自主权,这是政策红利,更是责任和考验。方案还明确要求,将试点成效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范围,这意味著森林经营的成效将直接与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绩效挂钩,形成了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和推动力。同时,方案还提出要基于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实行信息化、精准化管理,这预示着未来的森林经营将是数据驱动、科技引领的智慧林业。
因此,各单位负责人必须深刻认识到,今天所从事的森林经营工作,早已超越了“砍树、栽树”的传统范畴,它是一项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深度融合了国家战略、政策法规、现代科技的复杂系统工程。第四季度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宏观的战略认识,转化为具体、精准、高效的战术行动。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部署第四季度森林可持续经营攻坚任务
第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决胜期,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单位必须紧盯目标不放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第一,核心是抓好资源调查,奠定科学决策的坚实基础。数据是科学经营的生命线。近期会议上反复强调的“踏查工作”,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一项不准确的调查数据,可能导致整个作业设计的失败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此,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要组织最强的专业技术力量。各单位要立即组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第四季度乃至明年计划作业的林班地块,进行全面、系统、细致的现地调查。二要确保调查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调查内容必须涵盖森林资源状况、立地条件、林分结构、林下植被、病虫害情况、灾害风险点等各个方面。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杜绝估算和臆测,要经得起复核和检验。三要善用现代技术手段。在传统调查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应用无人机航拍、手持GPS、激光雷达等设备辅助调查,提高调查的效率和精度,实现“图、表、实地”三者一致。资源调查的数据质量,将作为对各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