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对下一步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坚定的政治担当,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刚才,XX同志和XX同志分别作了发言,XX县(市)和市XX局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各有侧重,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相关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集中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高的价值。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侵蚀的是党的执政根基。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些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饱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我们深入推进集中整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到,抓好集中整治工作,不仅仅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具体战役,更是对我们政治担当、为民情怀、干部作风的“经验交流”和“大检验”。
第一,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如果惠民富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被截留、被挪用、被侵占,如果群众在办理日常事务时还要看脸色、跑关系、送好处,那么发展成果的成色就会大打折扣,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严重受损。“蝇贪蚁腐”看似小,但其害如“蚁穴溃堤”,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开展集中整治,就是要以雷霆之势扫除这些人民群众身边的“苍蝇”“蛀虫”,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办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第二,这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在“全面”,基础在“基层”。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如果基层政治生态污浊,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就无从谈起。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基层政治生态最直接的“污染源”。开展集中整治,就是要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层层传导到“神经末梢”,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在基层落地生根。必须把集中整治与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同向发力,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和不必要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中去,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第三,这是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决胜之战的坚实保障。当前,我市正处在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关键时期,越需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特别是发生在营商环境、项目建设、资源审批等领域的腐败,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阻碍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开展集中整治,就是要清除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潜规则”,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打赢决胜之战、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不可摧的纪律保障和作风保障。
二、客观看待成效,清醒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复杂性
去年以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督导组和省纪委监委督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小切口”深化整治,以“大格局”统筹推进,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推动查、改、治深度贯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批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被严肃查处,一批行业性、领域性的制度短板得到建章立制、及时补齐。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XXXX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XX人,追缴挽回经济损失XXXX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果还是阶段性的,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集中整治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从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看,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
一是重点领域问题依然突出。从刚才通报和交流的情况看,殡葬服务、校园餐饮、医保基金、养老服务等领域,仍然是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灾区”。有的殡葬服务机构巧立名目、违规收费,群众“死不起”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学校食堂管理不善,食材采购、配餐环节存在利益输送,“校园餐”安全和质量令人担忧;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的手段花样翻新,守护群众“救命钱”的堤坝仍有漏洞;部分养老机构服务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侵占老年人财产、骗取财政补贴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舆情,必须下大力气、出重拳整治。
二是基层“微腐败”隐蔽性增强。随着正风肃纪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些腐败行为由“明”转“暗”,穿上了“隐身衣”。有的在乡村振兴资金和项目分配上优亲厚友、搞利益平衡;有的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通过虚构合同、虚报开支等方式套取集体资金;有的在征地拆迁、惠农补贴发放中,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雁过拔毛”;有的在行政审批和执法过程中,不拿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搞“软性”勒索。这些“微腐败”手法更加隐蔽,查处难度更大,对群众的伤害却更为直接。
三是风腐一体问题交织并存。一些不正之风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比如,有的干部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由风及腐,最终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有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看似是作风问题,实则是懒政怠政,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作为的腐败。这种风腐交织的现象,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必须坚持风腐同查、风腐同治,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问题,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土壤”。
对此,全市上下必须保持高度警醒,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思想。必须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动真碰硬,一抓到底,推动集中整治不断走深走实。
三、聚焦关键环节,靶向施策提升集中整治的精准实效性
开展集中整治,不能“大水漫灌”,必须“精准滴灌”。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的领域和环节,找准“小切口”,实施“深耕作”,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切实把老百姓关心关注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办实。
第一,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要持续发力,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殡葬、“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六个专项整治,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再深化。相关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力量对本行业本领域的问题进行一次“大起底”“大扫除”。要紧盯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物资采购、服务定价等关键环节,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要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对收到的问题线索建立台账、优先处置、快查快办。要坚持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通过解剖一个“麻雀”,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形成常态长效的治理机制。
第二,紧盯涉农民生项目和资金。农业农村领域是集中整治的重中之重。要对近三年来各级投入的涉农资金,特别是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惠农补贴等进行全面“过筛子”,看资金流向是否清晰、项目实施是否规范、群众是否真正受益。要严肃查处在项目申报中弄虚作假、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在补贴发放中虚报冒领等行为。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联动,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涉农资金进行全流程、穿透式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第三,全力整治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营商环境是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堵点”“难点”,严肃查处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执法司法等领域存在的吃拿卡要、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等问题。要严厉打击行业垄断、地方保护背后的腐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建立健全亲清政商关系,明确交往界限,规范政商互动。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作为,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释放“零容忍”的强烈信号,努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坚持系统施治,一体构建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抓源治本、固本培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力、不能腐的刚性约束力、不想腐的思想感召力结合起来,从根本上铲除“蝇贪蚁腐”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一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惩治是遏制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提级办理、挂牌督办,做到快查严办,绝不姑息。要坚持“老虎”“苍蝇”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