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打造“品质交通”着力提升城市主城区疏堵保畅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打造“品质交通”着力提升城市主城区疏堵保畅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打造“品质交通”着力提升城市
主城区疏堵保畅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冯 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出行难、停车难、交通拥堵是“城市病”、“肠梗阻”,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作出强调: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众所周知,交通拥堵是一个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难题,且呈愈来愈严重的态势。治理交通拥堵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打造“品质交通”已显得越来越迫切。
宝塔区是革命圣地延安的主城区,城市化发展进程迅猛,据2022年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6.76万,城镇化率61.97%。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截止2023年7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38390辆,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约2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同比增长6.51%,驾驶员保有量764281人,周增长约1000人。反观,市区内道路资源的增速明显落后于机动车的增速(机动车年均增长率11%,道路里程增长率1.45%),导致市区内“人、车、路”矛盾凸显,发展下的“城市病”愈加突显。如何突出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着力打造“品质交通”成为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主城区交通情况
受延安“三山两河”地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科技设备投入、交通参与者文明意识等因素影响,道路交通总体处于“持续高负荷”状态,主次干道、学校、医院、车站等周边区域交通压力很大,中心街、二道街、师范路、延河东路、七里铺大街、火车站、市医院等重要路段,在早晚高峰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如遇节假日和雨雪天气,拥堵情况加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二、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人、车、路现状,制约延安市城区交通运行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资源不足与交通需求之间、交通管理机制与城市交通发展之间、文明交通意识淡薄与现代交通理念要求之间矛盾突出。具体分析如下:
(一)道路基础建设滞后。一是道路资源匮乏。受历史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影响,老城区延河西路、延河东路、北大街、中心街、南关大街、二道街、长青路、七里铺大街等城区主干道路面较窄,路面宽度无法满足现代城市交通通行需求,且多数道路没有建设单独的非机动车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通行效率低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随着双拥大道、红化、大砭沟、卷烟厂、枣园大道等道路沿线居民小区日渐增多,上述路段“潮汐式”出行特点日益明显,受此影响,延河东路、延河西路、枣园大道、双拥大道、杜甫川北路等路段的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二是路网结构不完善。老城区道路环线少、路网结构差,部分路段成为过往车辆的必经之路。延河南路为双拥大道、延河北路裕丰桥北段以东分担着嘉陵路、黄蒿洼路等路段由西向东的部分车流量,路网建设缓慢,无法有效分担交通流量,导致其他主干道的交通拥堵。三是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不健全。市城区规模和道路条件更宜发展慢行交通,由于老城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系统规划和建设不足,人行道、盲道不连贯,一些道路未建人行道,通行空间安全性、连续性和舒适性得不到保障。
(二)停车泊位供需不足。宝塔区机动车保有量为24万,根据相关规定,城市车位数于机动车保有量比值应为1.1-1.5比1。目前,市区内共有停车泊位160317个,其中道路两侧施划的停车泊位(路内)10020个,人行道施划的停车泊位1102个,经营性停车场停车泊位53236个,住宅小区停车泊位(含地下)95855个,大型旅游客运车辆停车泊位103个,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停车泊位供需矛盾巨大。原因具体为:一是私家车数量大幅增长。随着社会经济向上发展,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提高,购买私家车欲望强烈,每天新上牌车辆约120辆,道路资源处于高负荷状态。二是各大型商业建筑、医院普遍未配建或未足额配建停车泊位,导致购物、消费、看病群众停车困难,部分商业区所能提供的车位仅为标准的20%左右,部分商厦甚至无任何停车设施,把所有停车压力交给周边道路。三是老旧建筑在规划时未按照标准足额配建停车泊位是由于历史原因,但是部分新建项目仍不能按照标准足额配建停车泊位或停车泊位利用率不高。宝塔区、新区部分新建小区虽配建了停车场,但由于停车位售价较高,大多数住户无购买能力,且地下车库均不对外出租,不允许临时停车。
(三)交通组织优化受限。受城区道路资源和通行需求矛盾影响,虽然前期采取了压缩车道宽度、合并车道等措施,但道路空间资源仍有挖掘空间,交通组织与交通控制未紧密相关,路口、路段及区域交通组织精细化水平需进一步优化。多数交叉口面积过大,停车线靠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冲突区域分散,高峰期间排队长度长、车辆清空时间长,道路通行效率不高,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安全性不足,通行权益未得到保障,出行体验较差。
(四)市民交通意识淡薄。受电子监控系统缺失和执法力度相对不足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得不到强有力约束,加之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有的路段存在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行、乱变道、乱停放等不文明交通行为,扰乱交通秩序,影响通行效率,部分节点“因乱致堵”现象突出。
三、缓解交通拥堵的意见建议
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责任重大。建议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延安市城区道路交通优化提升经验,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治理,与规划、城管、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发力,向管理要秩序、向道路要空间、向信号要时间、向科技要警力、向部门要合力,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通行效率,切实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一)优化交通组织上追求品质。一是综合采取压缩路口面积、改造绿化带、设置提前右转、增加借道左转、增加车道数量、施划彩色路面等方式,深挖道路可利用资源,优化交通组织设计和道路空间资源分配,提升市城区道路通行效率,保障非机动车、行人通行权益。二是升级、更换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机,实现联网控制、远程调优;应用实时优化的信号控制技术,视频检测路口交通参数,实时切换交通信号实现最佳配时,减少绿灯损失时间和车辆排队延误时间,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三是严格占道施工审批程序,交管部门把关审核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占道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二)建设智能交通上追求品质。一是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结合实际需求,增设、改造电子警察监控设备(含路口电警、高点监控、卡口监控、逆行抓拍、违停抓拍、不礼让行人等),建立研判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0858.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