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赛道 培育新优势 全力推动延川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新赛道 培育新优势
全力推动延川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岗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陕西要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对延川来讲,我们必须责无旁贷,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径,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养鸡是延川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4+X”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随着我国农业强国战略的加快推进,传统蛋鸡养殖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尽快转入新赛道、培育新优势,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延川推动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产业要实现高质高效,必须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必须在延链补链强链上狠下功夫,推动在全链条上实现增产增值。近年来,延川县围绕“规模养殖、绿色循环,龙头带动、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蛋鸡产业发展,为实现转型升级打牢了基础。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发展优势。
(一)基础设施完善。全县共培育规模化养鸡场9个,脱贫攻坚期间建设养鸡圈舍4.5万平方米,配套了饲料加工、疫病防控、环境消毒、自动清粪、通风换气、在线监控等设施设备,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筑牢了产业基础。建成年产5万吨有机肥厂1座,200立方米标准化沼气站3座,50立方米户用沼气池43座,打造“果沼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5000亩,成立公司专门开展沼肥配送,为粪污的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等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要素保障齐全。资金投入方面,2023年投入财政涉农整合资金1329万元发展畜牧产业,实施项目9个,资金保障力度相对较大。土地供给方面,文安驿镇、大禹街道等镇街有600多亩通风好、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养殖的土地资源,可建设100万只高标准蛋鸡养殖场2个;文安驿工业园区、马家河农产品加工园区有140多亩土地可供企业发展蛋品、禽肉深加工产业。品牌支撑方面,延川正在积极培育“梁多宝”区域性品牌,整合全县农产品资源进行品牌化销售,全县的肉品、鲜蛋、蛋液等可以借助“梁多宝”品牌打开销售渠道。
(三)养殖技术成熟。延川县每年通过本土技术员划片包联、邀请专家下沉一线给养殖户进行现场培训、实地指导,提供信息化服务,让群众掌握科学系统的养鸡技术和相关知识。通过几年的常抓不懈,养鸡户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饲养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基本掌握了标准化养殖、饲料调配、圈舍建设、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核心技术,并带动部分中青年陆续投身蛋鸡养殖行业。加之正在招商引进延川蛋品深加工综合体建设项目,落地投产后年加工鸡蛋4.3万吨,将为全县养殖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推广标准化生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四)区位优势明显。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境内沟壑纵横、川沟交织,形成了畜禽防疫、生物安全的天然屏障,是创建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的最佳区域。县内交通网络发达、物流便捷,延延高速、榆商高速、子延高速穿境而过,延榆高铁已开工建设并在延川设站,建成通车后延川将嵌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的包海通道,融入延安“半小时经济圈”、西安“1小时经济圈”。另外,延川打造了乾坤湾、路遥故居、梁家河知青旧居等丰富的精品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优势对提升蛋鸡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物流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五)市场潜力较大。调查发现,2023年全国人均禽肉占有量18.18千克、禽蛋占有量25.27千克,延安市人均禽肉、禽蛋占有量分别为1.72千克、11.19千克,可以看出延安禽肉、禽蛋生产缺口巨大。另外,延安地区当前没有蛋品深加工企业,延安乃至陕西的所有烘焙店、餐饮业所需的无菌高品质蛋液全部依靠外购。全国烘焙市场主营业务收入超2853亿元,正是布局蛋品深加工产业的黄金时期,开展规模化蛋鸡养殖潜力较大,延川可抓住机遇建设一座存栏100万只的规模化、标准化的蛋鸡养殖场,年产4万吨的蛋液、蛋粉加工基地,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供应肉蛋、蛋液、蛋粉等优质农产品。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规模小且分散。2023年全县蛋鸡存栏15.3万只,年产鸡蛋317.8吨,其中9个规模化养鸡场存栏5.27万只,生产了全县80%的鸡蛋,规模化程度仅为22%。最大养殖场存栏1.6万只蛋鸡,采用4层鸡笼进行集约化养殖,与当前国内很多企业10层笼养方式相比,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养殖现代化程度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全县还有10.03万只蛋鸡由农户散养,数量由十几只到上百只不等,受养殖户年龄偏大、劳动力弱,以及对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形势认识不足等因素制约,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二)产业链条尚未打通。从产业前端看,延川县没有饲料加工、鸡苗繁育企业,全部养殖场的饲料、鸡苗等主要依靠外购,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从产业后端看,县域内没有大型的屠宰、精深加工、冷链运输企业,产业各个环节连接不紧密、链条未打通,肉蛋的附加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从销售方式来看,养殖企业自主品牌尚未形成,主要从事初级产品销售,没有标准的储藏库,未建立科学化、信息化的销售网络,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95%的活鸡、鲜蛋被鸡贩运送到各类市场进行销售,导致了规模效益、价格效益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受养殖规模、品牌、信息等方面因素限制,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地市场冲击和价格波动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从众性,市场价高时迅速扩规模,价低时减少养殖数量,导致了产业发展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一些蛋鸡养殖户直接从外地引进鸡苗,不及时向我县动物检疫机构申报,部分养殖企业的生产区与生活区没有完全分开,这些都给疫病防治带来安全隐患,增加疫情暴发的风险。
(四)产业认知不够到位。虽然延川县近几年对畜牧产业投资力度较大,每年均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但对蛋鸡养殖投入不够,2022年投资23万元配套了干粪池、饲料加工设备,2023年未配套资金。主要原因还是对蛋鸡养殖产业的认知不够(以2022年为例,全国年生产鸡蛋约4500亿枚,鸡蛋产值接近3200亿元,全国蛋品加工率约为5%,而欧美发达国家、日本等国家的蛋品加工率为35%—58%,蛋品加工行业前景看好),对未来蛋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预判不够。因此,未能引起对该行业的高度重视,整体行业规划、产业发展路径等有所缺失。
三、对策建议
(一)编好一个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好的规划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编制规划,充分掌握蛋鸡产业的发展形势和未来趋势,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和优势,高点定位、精心谋划,制定产业未来五年目标定位、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要聚焦问题编制规划,注重解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