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小学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再过二十余日,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1个教师节。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荣节日,表彰在过去一年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个人,共同擘画XX小学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此,我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即将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过去的一学年,即2024至2025学年,是学校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身处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科技革命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着教育的形态与未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体XX小学的同仁们没有彷徨、没有懈怠,而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在立德树人、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回顾过往,礼赞耕耘,在奋进中收获累累硕果
回首过去的一年,每一位XX小学的教育者都以实干作答,以奋斗为笔,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的育人画卷。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深化教学改革,实践成果丰硕
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改革与创新。过去一年,学校紧密围绕XX市、XX区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将创新精神融入血脉。我们对标先进,主动作为,特别是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学校在2025年的重点工作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队伍改革、推进课程实施”,并且我们已经将这一目标落到了实处。
我们持续深化“五育融合”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这与去年我们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时所强调的“五童课程”理念一脉相承。一年来,我们不仅完善了课程框架,更推动了其在课堂内外的深度融合。据初步统计,本学年我们共开发或优化校本特色课程模块18个,涵盖科技创新、艺术素养、体育健康、劳动实践等多个维度,学生参与率达到100%,课程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均超过95%。我们还积极拥抱变革,率先探索“AI+教育”的融合应用路径。部分学科组已经开始试用智能教学辅助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学情,实现个性化辅导和差异化作业布置,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这正是在探索如何利用技术解决“个性化-高质量-大规模”教育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有益尝试。
(二)优秀人才辈出,师德典范彰显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过去的一年,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卓著,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优秀典范。他们的身上,闪耀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光辉。
今天,我们将要表彰一批年度优秀教师。比如XX老师,她十年如一日扎根班主任工作,将“爱的叮咛与默契”化为日常的春风化雨,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孩子都向阳而生。还有青年教师XX,他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将项目式学习引入科学课堂,他指导的学生团队在XX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他本人的教学案例《基于“六力融合”的探究式课堂实践》也获得了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同时,我们的教师团队不仅精于教书,更勤于钻研。XX老师的论文《论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路径》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XX主任牵头申报的《构建儿童友好型学校的实践与探索》课题,其案例成果获得了市级儿童友好案例评选的特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XX小学教师队伍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队伍。
更让我们感动和敬佩的,是那些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的老教师们。今天我们也要特别致敬三位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三十年的老前辈:XX老师、XX老师和XX老师。三十年的光阴,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子。他们是学校的功臣,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构筑了XX小学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坚实根基。
二、立足当下,弘扬精神,在反思中凝聚磅礴力量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需要我们以更高的标准去开创。教师节不仅是一个接受祝福与赞誉的节日,更是一个内省教育初心、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契机。在庆祝的同时,我们更要深入思考: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大先生”?如何更好地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
(一)心有仁爱,以德铸魂,这是教育的温度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这种信念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仁爱之心。教育是心灵的触碰,是灵魂的唤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学习老一辈教育家的“春风化雨的大爱情怀”,真正做到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品德养成和人格塑造。学校在2025年的工作目标中,将“强化德育管理”放在了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德育工作者,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己的言行操守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启智润心,以学育才,这是教育的深度
教育家精神的要义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在知识爆炸、技术迭代的今天,教师不能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工”,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潜能的激发者和成长的陪伴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我们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要勇于推进“金课”建设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淘汰“水课”,打造更多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优质课程。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让教育真正面向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三)胸怀天下,以识领航,这是教育的高度
教育家精神的特质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身处XX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们的教育必须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正如XX区的规划所指出的,要“大力发展国际化专业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能只埋头于书本,更要抬头看世界。要树立“迭代更新的教育自觉”,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国际视野,了解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只有教师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世界、探索未来,培养他们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展望未来,书写新篇,在笃行中开创崭新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5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