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信息化助力我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信息化助力我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信息化助力我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张延存 邵瑞华 高 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生态环境数据一本台账、一张网络、一个窗口。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把构建“智慧环保”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引擎”,着力建设“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信息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市委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总体要求,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力争把问题研究得更深更远,把对策提得更准更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立专题调研组,制定调研方案,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市生态环境局安塞、志丹、吴起、富县、子长等分局以及市监测站等局属单位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应用情况进行了现场解剖式调研。
一、我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主要成效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利用两年时间,构建起“一个体系、七个平台”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起全网覆盖、上挂中省、下沉站点的全市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全力助推延安高质量发展。围绕国、省控水质自动和空气自动监测站,细化布设市级水质自动站9个,在5个出入延安城区的高速路口处安装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5套,同时在宝塔区范围内布设空气站17个、空气微站54个以及配备无人机、走航车、移动式遥感监测车等共计8大类170余套前端硬件感知设备,通过环境质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动态统计,综合研判形成污染趋势图,实现了“一体化”分析;将原有的空气、水质、污染源等各级各类平台和系统融为一体,集成一个界面,实现了“一张图”共享。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及监测、执法等生态环境业务统筹管理,实现了“一盘棋”管控;将政务服务、行政办公、人事管理和宣传等工作协同联动,实现了“一站式”应用。平台运行以来,日均产生数据16182条,累计发布环境监测数据1421万余组,达到了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目标。
(一)实现了“一体化”分析。平台融合了国控、省控、市控三级水、气107个自动监测站点数据,实现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的全覆盖,各县区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实时查询县域水和大气环境指标变化、超标预警情况,为环境质量分析、比对、溯源提供支撑,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在主城区大气污染治理中,依托空气自动站和微站,辅以走航车、无人机跟进的方式,实行各乡镇网格化监管,进行动态评价和排名,倒逼地方推进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例如:某分局通过环境监测监控平台-空气质量监测模块,对比与全市其他空气站点的环境质量,发现空气污染因子臭氧超标严重,立即联合县城管部门开展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切实降低了臭氧及颗粒物浓度,并实现连续7天将专家预测轻度污染天挽救为优良天。
(二)实现了“一盘棋”管控。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实时收集与反馈。布设的国省市控水质标准站和空气微站产生的超标数据,利用短信、手机APP等手段进行实时预警,基层管理部门和执法人员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掌握各辖区环境质量状况,发现异常状况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取样核查。采取“分析预警+网格派发+非现场巡查”的方式,持续开展点对点现场执法检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办整改。运行以来完成非现场执法检查276次,查处案件4起。同时,将全市132家固体废物产生、运输、利用处置企业全部纳入信息化系统,对全市2283辆废水废渣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定位设备,实行联单制管理,并对产废企业关健点位安装联网了831个摄像头,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固废管理体系。
(三)实现了“一张图”共享。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接入自然保护区分布、土壤用地类型分布等5类中省数据,完成了重点污染源监控、汽车尾气检测等7个系统集成,形成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新局面。此外,在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下,“一张图”为各业务科室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功能、专题等共享信息,不仅可以深入挖掘数据信息,提升数据价值,聚焦生态环境问题和管理难点,还可达到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协同共享、高效监管、服务科学决策的目标,实现可视化查询展示,从而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
(四)实现了“一站式”应用。固体废物产生、运输、处置等企业,可在手机APP上实现申领转移联单,实现了固体废物出厂、转移到接收处置全过程的便捷化操作。干部职工下载生态延安APP并登录账号可实现目标责任考核、文件在线转阅办理、任务网格化管理等功能,今年以来在线转办文件5530多件。在生态延安APP及时发布辖区环境质量状况及中省市环保要闻,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出门看天气”向“出门看空气”转变,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得到大幅提升。目前生态延安APP下载量突破3万次,登录在线30余万次,累计转载发布中省市环境要闻4380余篇。
二、生态环境信息化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验做法
(一)强化机制保障。信息化建设系统复杂,建设周期长,所用产品和设备更新换代快,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条件要求高,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成功经验,坚持循序渐进,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聘请熟悉生态环境业务的技术团队进行指导,使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并先后制定印发了《延安市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延安市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确保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工作长效推进。印发了《环境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培训手册》《自动监测设备运维管理手册》等技术手册,保证系统建成后,全系统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开展了多次培训,并对新招录人员,分单位、分批次进行跟岗轮训,实现了人员培训全覆盖。
(二)坚持全市统筹。延安市生态环境信息化项目建设坚持顶层设计、统一谋划、整体部署,由市生态环境局按照流域分布和污染源管控级别,在全市统一布设空气自动监测站、微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VOCS空气质量监测站以及污染源排口视频监控等监测感知设备,并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实时接入,避免发生县区同时建设、独立建设、重复建设的局面,防止形成“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县区根据在市级设备的部署完成后,进行了前端感知设备的延伸补充建设,例如:宝塔分局在辖区重点流域建设微型水质监测站5座;富县分局在北洛河干流上建设微型水质监测站11座;吴起分局在辖区头道川河流上建设50套视频监控设备等,使生态环境信息化感知触角得到进一步延伸。
(三)打造集成平台。所有前端感知设备、系统集成、手动上传的信息数据,统一汇集在延安市生态环境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再通过环境监测监控平台、环境要素大数据管理平台、测管罚协同管控平台、环境决策分析平台、综合业务管理展示平台、环境管理目标评价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七个业务子系统,进行大气、水、固废、重点污染源企业等12个专题信息的分析展示,全系统工作人员可登录账户分辖区、按权限实时访问操作,实现了在“一个平台”上支撑业务管理运行,在“一张图”上统揽生态环境全要素展示管理。
(四)筑牢安全屏障。坚持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作为“智慧环保”的生命线,始终把信息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抓好信息等级保护建设,落实安全责任,防止系统的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受到威胁、干扰和破坏,确保全流程信息安全可控。将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措施有机结合,加强系统网络安全的常态化检测和技术防护,建立健全面向数据的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为保证数据存储的高安全性,将重要数据放置“华为云”大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并实现每日数据备份,实现数据可靠存储、安全利用。
(五)加强维护管理。制定《运维管理考核办法》,明确项目设备运维频率和数据有效率指标,按季度进行考核,加强对运维服务单位的监管;加强数据质控,专人负责数据管理,发现异常数据,派遣运维单位赶赴现场进行核查,确保生态环境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有效化。做好应急措施管控。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制定信息化应急预案,搭建起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对汛期和冬季结冰期等特殊时段的运维管理,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做好备品备件储备,完善储备物品的规模、种类、规格,全方位提升信息化安全运行的支撑保障,形成应对合力。
三、生态环境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9742.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36秒前
下一篇 2022年9月27日 上午7:29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