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集团2025年上半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报告
2025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的关键之年。上半年,XX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秉持国企的使命担当,将企业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持续加大投入,创新帮扶模式,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推动帮扶地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了企业力量。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堡垒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是集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根本原则。集团党委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红色引擎”,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健全联动机制,凝聚帮扶工作强大合力
集团党委持续优化“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了“集团党委统筹全局、所属公司主抓落实、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立体化、穿透式帮扶格局。上半年,集团党委专项领导小组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各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带队深入XX区、XX县的7个挂钩帮扶村开展实地调研10余次,与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40余场次,协调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乡村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常态化的深入走访,将党的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破解乡村发展难题、凝聚干群力量的核心动能。
(二)深化村企联建,激发基层组织内生动力
集团积极探索“村企联建、党员互培”新模式,助力提升帮扶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XX区XX镇XX村,集团投入资金支持,将一处闲置旧屋改造升级为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议事协商、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红色驿站”。上半年,依托该阵地,集团党组织与XX村党总支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理论宣讲、技能培训等活动12场,参与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超过500人次。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经验共鉴,集团将规范化的党建管理经验和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带入农村,有效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培育了一批懂政策、善经营、能带富的农村党员先锋。“现在党员不仅是政策的宣传员,更是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党员干部一动起来,村子的发展就有了奔头和未来!”XX村党总支XX书记对此深有感触。
二、聚焦绿色发展,激活产业振兴核心引擎
集团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致力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可持续的“造血”功能。
(一)创新生态转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面对部分帮扶村地处水源保护地、传统产业发展受限的困境,集团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在XX区XX村,集团联合市级产权交易中心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协助该村完成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与交易,成功认购了该村3.83万吨的林业碳汇,为村集体带来直接经济收益58万元。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让当地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本身就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为同类型地区探索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二)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在XX区XX村,该村四面环山,海拔较高,风景优美但交通不便,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集团帮扶工作队经过深入调研,协助村里转变发展思路,决定盘活村内闲置农房,挖掘独特的山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集团投入专项资金,并引入专业设计和运营团队,将闲置民居改造为“XX氧园”特色民宿。自2023年7月运营以来,该民宿持续保持较高热度,2025年上半年客房入住率稳定在51%以上,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租金和分红收入,并直接解决了当地5个村民的就业岗位。民宿保洁员XX大姐表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个月有5000多元的稳定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三)培育特色农业,构建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
在XX地区的帮扶工作中,集团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与当地国有农垦企业合作,共建百亩苗木培育基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打造“种苗培育—订单式定向种植—工程项目应用”的全链条产业闭环。基地主要培育适宜当地气候的红叶石楠、紫薇、樱花等高附加值乡土苗木。三年来,该基地已累计向XX市的绿化工程项目输送苗木价值超过200万元。进入2025年,该模式持续发力,上半年实现苗木销售收入近40万元,并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增收超过8000元。如今,当地的苗木产业正从单一的种植业向集育苗、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延伸,昔日的荒山坡地正在变为源源不断产生经济效益的“绿色银行”。
三、夯实基础设施,优化乡村宜居宜业环境
“路通财通”是乡村发展的朴素真理。作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用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提升村民的生产生活便利度。
(一)筑路架桥,打通乡村发展“大动脉”
针对部分山区“出行难、运输难”的痛点,集团持续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在XX县XX乡,一条由集团配套200万元资金援建的10余公里产业路早已成为当地的“致富路”。该道路连接了全乡70%的人口聚居区和主要的农产品基地,将原来需要70分钟的山路车程缩短至40分钟,极大地便利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外销.2025年上半年,集团继续加大投入,在对口帮扶地区启动或完成了约15公里的乡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并对3座存在安全隐患的便民桥梁进行了加固维修。这些项目的建成,有效畅通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毛细血管”。
(二)完善配套,办好民生微实事
在推进重大项目的同时,集团同样关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微实事”。在XX村,集团出资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9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