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就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力推动全市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等。刚才,市人社局、*县、*区分别作了汇报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在就业工作中的做法、成效和下一步计划,讲的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准确把握全市就业工作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新挑战,全市上下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民生保障的首要位置,以破解“就业难”与“招工难”结构性矛盾为核心,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整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从整体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的结果,也是广大企业积极担当、求职者主动作为的体现。
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各部门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区通过走访摸排明底数,精准绘制就业“供需地图”,为后续的就业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聚焦当地的主导产业,对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全面走访,梳理出用工需求余人,同时摸排出劳动力资源余人,并按年龄、技能、就业意愿分类建档,建立了“区-镇-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每周更新劳动力台账,实现了企业岗位与求职者技能的精准对接。又如,县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就业网络,今年以来主办了场大型公益招聘会,组织余家企业提供近个岗位,吸引余人次参与,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余人;同时,他们还组织企业走进当地的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依托“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实时推送岗位信息,有效破解了信息不对称难题。再如,市高新区加强培训强技能,坚持“需求导向、产教融合”,通过岗前培训、技能提升、特色培训三大工程,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力。他们为当地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分三期培训名新员工,课程设计突出实操性,参训人员结业后考核通过率高达*%,为企业缩短了员工培养周期。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并存;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技能需求与现有劳动力技能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显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正视问题,找准差距,深刻认识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容忽视。只有找准差距、正视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企业层面来看,部分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市场上符合要求的求职者相对较少,导致企业“招工难”问题较为突出。例如,我市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企业,今年计划招聘名高级工程师和名熟练技术工人,但经过多次招聘,目前仍有*%的岗位空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度。从劳动者层面来看,一些年龄较大、技能单一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业难度较大。据统计,全市登记失业人员中,年龄在岁以上、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达到%,这部分人员再就业的成功率相对较低。
二是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就业服务平台和机制,但在服务的精准性、高效性和覆盖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部分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滞后,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企业岗位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对接;一些就业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对就业政策的理解和宣传不到位,不能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此外,针对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还不够精准,缺乏个性化、差异化的帮扶措施。
三是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市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开设的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员结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操训练不足,学员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对培训过程的监管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重培训数量、轻培训质量的现象。
四是企业用工环境有待优化。一些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社会保险缴纳不及时、工作时间过长、劳动报酬偏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者的就业积极性和稳定性,也导致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据市人社局对全市家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有*%的企业存在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有*%的企业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下一阶段就业工作
针对当前全市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下一阶段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推动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是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合作模式,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今年下半年,要组织场以上高校专场招聘会,推动所高校与家以上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二是要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要及时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三是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摸排,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台账,实行动态管理。要加强与外地用工市场的对接,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务输出,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同时,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乡村就业创业带头人,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今年下半年,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以上,其中就地就近就业万人以上。
就业困难人员是就业工作的难点,要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要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机制,精准识别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要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同时落实好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要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今年下半年,要确保帮扶*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二)全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引导劳动者合理流动和企业科学用工。要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今年下半年,要建成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家以上骨干人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