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总结

镇党委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将党建工作置于首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通过抓重点、破难点、出特色、显亮点,在夯实基层执政根基、强化特色产业支撑、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着力构建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格局,不断以高质量党建绘就乡村振兴阔步前行的壮丽新图景。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让基层基础“强”起来。镇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牛鼻子”工程和根本保障,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将“学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创新开设“我来讲,大家学”大讲堂,已组织集中学习17次。不断丰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的形式与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重要会议与文件精神,确保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做到铭记脑海、扎根心田、融入血脉,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是提升能力素养,建强骨干队伍。?深知村干部队伍是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领头雁”,通过举办村干部队伍“岗位大练兵、能力大提升”擂台比武演讲比赛、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提升村干部的政策理解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三是深化整顿提升,激发组织活力。?紧扣当前重点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与整顿提升工作,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全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不可摧的组织保障。
    (二)聚焦产业发展,激活内生动力,让增收致富路“宽”起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核心。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对于富民强镇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南椒北粮,多元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一是科学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加快构建“2128”(两稳一提两增八扩)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即稳定粮食生产、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力扩展设施蔬菜、特色果品、中药材、香料作物、畜禽养殖等八大特色产业规模与效益,推动全镇农业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全面提档升级。二是突出特色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结合镇情实际,精心研究谋划,立足本地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已形成设施蔬菜、粮食作物、香料、中药材、畜禽养殖等多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持续发展壮大订单辣椒、优质花椒、精品羊肚菌、高山架豆、生态油菜、万寿菊、道地冬花、规模生猪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三是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党建引领。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带头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建+”发展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运作、基地示范、农户参与,打造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发展链条,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逐渐形成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产业发展生动局面。目前,全镇已建成26亩92座标准化羊肚菌温室大棚,种植花椒7800余亩、万寿菊2400余亩、高山油菜5100余亩、高山架豆1000余亩、各类中药材6500余亩,订单辣椒180余亩,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持续拓宽。
    (三)聚焦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效能,让社会大局“稳”起来。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共治”的基层治理基本原则,致力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深化网格化管理,织密治理网络。?全面推行网格化“微治理”模式,科学划分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明确职责分工,将党建、综治、民政、环保等各类资源力量下沉网格,打造党建引领有力、网格治理精细、党群互动密切、服务高效便捷的乡村治理新样板。二是多元机制融合,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政协协商议事会、村民调解委员会等多元协商调解机制有机融合。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充分发挥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部门的联动作用和信息共享机制,统筹协调网格员、双协员、人民调解员、治安户长等基层维稳力量,整合工作资源,发挥职能优势,形成协同作战、同向发力的工作合力。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禁种铲毒、日查夜巡等工作,精准排查各类风险隐患,织密织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3起,成功化解31起,化解率高达94%,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将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真正实现了多网合一、多方联动、快速响应的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三是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法治环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出动宣传车、开展法律讲座、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禁毒、反邪教、反电信网络诈骗、扫黑除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守好法律底线,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更加安全稳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四)聚焦环境整治,擦亮生态底色,让乡村环境“美”起来。镇党委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关键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刷新乡村“颜值”。一是发挥堡垒作用,党员示范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在环境整治中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做示范,以实际行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形成了“党员做示范,群众跟着干,全民共参与”的良好整治氛围。二是突出整治重点,提升环境品质。?重点聚焦公路沿线、河道沟渠、文化广场、公共绿化带、农户房前屋后等关键区域和卫生死角,瞄准“脏、乱、差、堵”等突出问题,常态化、全方位、无死角、无盲点地推进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确保环境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三是打造特色景观,建设美丽家园。?因地制宜,在主要道路两旁种植万寿菊等观赏性经济作物,结合沿线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以“净化环境、美化村容、绿化村庄、亮化道路”为目标,着力打造“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路在绿中延,路景两相宜”的靓丽路域新环境。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在全镇全面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设施)和“红黑榜”公示制度,建立起由镇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协调抓、包片领导具体抓、村干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通过“严抓落实、严抓责任、严抓成效”,助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方向发展,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整治成效显著,乡村面貌持续改善,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五)聚焦乡风文明,涵养时代新风,让文明新风“树”起来。镇党委坚持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着力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建强实践阵地,深化移风易俗。?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这一重要平台,推动各村以规立德,通过完善修订接地气、能管用、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和制度,逐步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积极倡导丧事简办、喜事新办、文明祭扫、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从根本上减轻群众负担。二是选树先进典型,引领文明风尚。?组织各村积极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户”“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7052.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9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