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上半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查报告
2025年上半年,集团党委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管党治企的突出位置,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上级党委工作要求,把“两个维护”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确保方向不偏、导向不移。
面对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党委聚焦引领发展、防控风险、融合推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同步落实、同步考核。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强化理论学习、严管宣传阵地、健全防控机制、锻造专业队伍,持续夯实思想根基、稳固舆论环境。
总体来看,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保持健康稳定,政治氛围积极向上,职工思想状态总体良好,舆论导向正确有力,为实现“双过半”目标提供了坚实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现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自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理论引领,厚植思想根基
集团党委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贯穿年度工作主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入脑入心。年初制定《理论学习年度安排表》,明确每月主题、季度重点和年度专项任务,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半年集中学习×次、专题研讨×次,重点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意识形态安全、改革攻坚等议题开展研讨交流;邀请省委党校、行业研究机构专家作辅导×场,累计覆盖中层以上干部×人次,发放专题学习资料×册。
基层党支部坚持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作为理论武装的主阵地,上半年共组织学习×场次,推送线上学习资源×条;创新开展“微时段学习”“移动读书角”“党员讲坛”等活动,把学习延伸到办公区、休息区和生产一线,累计参与职工×万人次。
结合中心工作开展“学思想、强担当、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课题调研×项,围绕生产效率、职工思想动态、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对策成果×项,其中×项已转化为制度文件,×项纳入年度改革计划,实现理论学习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二)压紧压实责任,推进全域落实
集团党委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领导班子年度述职、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年初召开专题会议×次,研究部署年度工作要点和风险防控计划,分解×类×项重点任务,逐级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明确每项任务的牵头部门、协作部门和完成时限。
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分析研判会议×次,批阅意识形态相关文件×件;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开展调研×次,深入基层一线、重点部门、舆情敏感区域,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篇,推动解决职工关切事项×项。
同时,修订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网络阵地管理办法》《舆情处置工作规程》等×项制度,健全“任务分解—过程督导—结果运用”闭环机制,把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到位。
(三)拓展阵地载体,稳固舆论防线
集团党委坚持阵地建设与内容建设双轮驱动,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宣传格局。线上方面,对集团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自有媒体严格执行三级审稿制度,上半年发布信息×篇,其中专题报道×篇,政策解读×篇,无导向偏差或违规内容;建立全时监控+双重核验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涉企敏感信息×条,有效防止风险扩散。
线下方面,规范内部刊物、宣传橱窗、电子屏等宣传载体管理,定期巡检×次,整改内容不规范问题×项;将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策划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场,推出图文展板、主题展览等×期,累计覆盖职工及家属×万人次。
此外,与×家主流媒体建立战略合作,联合推出深度报道×篇、人物专访×篇,扩大主流舆论声量。依托党建活动阵地、创新工作室、职工文化中心等平台,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场,涵盖技能比武、文艺汇演、成果展示等形式,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舆论生态。
(四)前移防控关口,提升治理效能
集团党委坚持“防在前、抓在早、处置快”,健全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季度形势分析会制度,上半年围绕改革调整、政策落地、职工队伍稳定、网络舆情等领域研判风险×类×项,形成预警清单并明确处置责任和整改时限。
在排查上,组织开展“风险清零行动”,对网络信息发布、重要会议文件、对外交流培训、重大活动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排查,整改隐患×项。
在处置上,执行分级时限响应机制:苗头性问题即查即改,一般性风险在×小时内完成处置,突发舆情在×小时内形成回应方案、×小时内完成公开引导,上半年处置涉企舆情×起,均实现闭环化解。
在整改上,对巡察、审计、督查等反馈的问题开展“回头看”,实行台账管理、限期销号,上半年完成整改×项,整改完成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虽然年度学习安排较为完善,但在落实环节仍有差距。一是部分干部在学习中存在“以会代学”“以读代思”现象,参与研讨不积极、思考深度不足,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二是个别人员停留在“读文件、记笔记”层面,缺乏将理论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重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半年结合岗位实际形成的理论应用案例占比偏低。
(二)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虽然责任清单和任务分解均已明确,但部分职能部门在执行中仍存在“上紧下松”现象。一是有的责任人未能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年度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落实措施停留在一般性文件传达,缺乏针对性部署。二是“一岗双责”执行不到位,涉及本人分管范围的风险研判、阵地检查等工作存在“以信代查”“以报代管”的情况。
(三)宣传阵地有待优化
线上平台虽已覆盖全面,但内容质量与传播效果仍有不足。一是新媒体内容创新力度不够,部分稿件存在“模式化、缺少故事感”的问题,阅读量和互动率低于预期。二是短视频、互动直播等新兴传播方式运用较少,上半年新媒体原创短视频占比不高。线下文化阵地虽已建成,但主题活动的策划深度和受众覆盖面不够,未能充分吸引青年员工及外部合作群体参与。
(四)风险防控不够严密
风险研判制度虽已建立,但在一些环节执行不够深入。一是部分责任人对员工思想动态、重点舆情领域的跟踪监测不够持续,存在“事发时临时收集”的被动应对。二是舆情处置中“事前引导”比例偏低,多为事后化解,未能充分发挥正向引导作用。三是个别整改事项在销号后缺乏后续复盘,导致类似问题重复出现。
(五)队伍能力仍需提升
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整体稳定,但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一是专职人员比例不高,部分兼职人员兼顾多项工作,时间精力分散,导致舆情监测、阵地管理等工作质量参差不齐。二是新媒体运营、危机公关、网络引导等能力亟需加强,上半年参加外部培训的人数占比偏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