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建筑行业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研判报告
2025年上半年,我司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紧密围绕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主线,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和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的复杂背景下,公司党委积极采取理论武装、阵地建设、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生产经营业务深度融合,为企业在建筑市场的转型升级和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机制建设:夯实根基,责任明晰
责任体系严密构建:严格执行“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四级责任体系。精心制定《公司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划分15项具体任务,并详细指定责任部门。通过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各项责任精准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理论武装持续强化:充分依托党委会、党委中心组学习、“学习强国”等多元化学习平台,组织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学习20次,覆盖全体党员干部达500余人次。重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围绕“绿色建筑与科技创新”“智能建造与产业升级”等主题,组织专题研讨6次,有效推动了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的深度融合。
(二)阵地建设与宣传教育:拓展平台,激发活力
宣传阵地多元拓展:全新打造“建投先锋”微信公众号,发布涵盖政策解读、行业前沿动态、项目建设成果、典型案例分享等丰富内容150余篇,阅读量累计突破8万人次。与当地主流媒体合作,制作《建筑新征程》系列短视频10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示公司在建筑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卓越成就,覆盖公司员工及社会公众3万余人。
主题活动丰富深化:开展“党建领航·筑梦匠心”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各个项目一线,为项目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惠企政策30场次,覆盖人数达1200余人。联合工会举办“大国工匠进工地”巡回宣讲活动,邀请建筑行业的劳模工匠分享他们的创新经验和奋斗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和工匠精神。
(三)舆论引导与风险防控:精准监测,有效应对
舆情监测与处置高效有力:建立“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舆情监测机制,借助专业第三方舆情监测平台,实时抓取涉企网络信息。上半年共监测到舆情事件50起,其中涉及项目质量安全、劳务纠纷等敏感舆情10起。针对这些敏感舆情,均在24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遏制了谣言的扩散和不良影响的蔓延。
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深入:针对建筑项目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开展专项调研3次,广泛收集员工诉求80余条。积极协调解决劳动报酬、职业健康、技能培训等实际问题45项。联合安全监管部门、消防部门等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周”等系列宣传活动,覆盖项目工地100余个,全面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70余处,确保了项目施工的安全稳定。
二、存在问题与风险挑战
(一)思想认识层面
责任落实存在偏差:部分部门和项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轻思想”的错误倾向。在上半年的检查中发现,4个项目未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月度工作总结,3个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和落实不够到位。
基层覆盖存在短板:一线建筑工人对党的创新理论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认知度相对较低。调研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工人对“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行业新理念了解甚少,近三分之一的项目未开展过意识形态专题培训。
(二)工作方法层面
宣传形式缺乏创新:传统的宣传模式如集中宣讲、展板展示等吸引力不足,年轻员工参与度不高。在“大国工匠进工地”活动中,30岁以下员工的参与率仅为30%,部分员工反映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舆情应对能力有待提升:面对突发舆情时,部分部门存在反应迟缓、应对措施不力的问题。在某项目环保问题引发的舆情事件中,相关部门未能及时主动发声,导致网络负面评论一度增多,对公司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外部环境层面
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复杂严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复杂。上半年监测到涉企负面虚假信息15条,其中部分信息被恶意传播和炒作,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行业转型带来思想波动:在建筑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部分员工因技能水平无法满足新的工作要求而产生焦虑和不安情绪。例如,在一些装配式建筑项目中,部分传统施工工人因缺乏相关技能,担心面临失业风险,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改进措施与下半年计划
(一)强化责任落实与考核:明确目标,严格问责
完善考核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和项目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权重提升至20%,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对责任落实不力的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整改,情节严重的进行严肃问责。
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项目党支部设立意识形态工作联络员,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示范项目”创建活动,年底前评选15个示范项目并给予表彰和奖励,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公司意识形态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二)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紧跟潮流,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