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社会办医(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xxx工作安排,近期xxx就全市社会办医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区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区县主要民办医院和部分诊所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我市民营医院发展和社会办医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会办医蓬勃发展,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有效补充
社会办医(民营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医疗资源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健康就医需求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各级高度重视社会办医工作,中央和省、市都出台了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方案,采取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发展环境等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办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市始终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创办民营医疗机构。同时,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办医事业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一)社会兴办医疗机构情况。目前全市共有社会办医疗机构xx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xx%,床位数xx张,占全市总床位数的xx%。市内社会兴办的医疗机构已遍布x个区县、xx个乡镇(办事处)。其中,综合医院xx家、中医医院x家、专科医院xx家、门诊部xx家,卫生室xx家,医务室xx家,诊所xx1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xx人,占比xx%,其中执业医师xx人,执业助理医师xx人,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xx人,注册护士xx人。虽然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发展规模、技术层次、诊疗数据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发展给公立医疗机构带来了一定竞争威胁,促进了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改进。
(二)社会办医疗机构诊疗情况。2024年全市社会办医机构总诊疗xx万人次,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xx%。住院病人数xx万人次,占全市住院人数的xx%。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收入从2020年的xx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xx亿元,保持了高速增长。
(三)学科能力建设和“创等”情况。目前全市社会办医机构共有各级重点专科x个。机构级别为二级医院x家,一级医院xx家,未定级医院及其他xx家。
(四)社会兴办医疗机构作用正常发挥,逐步出现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医院。全市社会办医在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从投资主体看,既有社会办医的典型如xx县永大医院,创办和运营已达28年;xx瀚康肿瘤医院专科特色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医生办医的代表xx县博康医院,创办一次性投资超过5000万元;xx百姓医院搬迁至原xx县医院在长水路的旧址,服务能力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xx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办医疗机构既是公立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又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xx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山区半山区面积较大,导致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的不平衡发展。尤其在边远地区,医疗资源极不平衡。但在全市边远的乡村,都有社会办医机构的存在,这些机构对平衡医疗卫生资源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社会办医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生存压力持续加重。社会办医不同于公立医疗机构,公立机构有各级政府的托底,社会办医均是非政府资金投入。2024年全市社会办医资产负债率70.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全市社会办医收支结余率14.2%。全市社会办医的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均以医药收入为主,占比在6成以上。与公立医院相比,社会办医的门诊收入中,医药收入比重较大,药品收入占比较高。在医药零加成的大背景下,民营医院医药产品的利润会进一步削薄,生存压力进一步增大。
(二)服务结构不够合理。只有具有较好的服务和病种结构、才能有好的患者结构、才会有好的收入结构。社会办医中以收治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这类疾病本身的利润率较低,面临与公立医院较大的竞争压力。2024年全市社会办医出院患者手术占比17.7%,同比增长0.26个百分点,较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低近20?个百分点。
(三)医疗服务水平还不够高。2024年,全市公立医院床单元诊疗人次31.75,社会办医床单元诊疗人次14.99,不及公立医院的一半。从床位使用率来用,公办机构病床使用率63.45%,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数为7.69日,社会办机构分别为45.33%、7.31日。社会办机构与公立机构无论是床单元诊疗系数、床位使用率或者平均住院日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社会办医的目的是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公立医院形成良性竞争、优势互补的态势。但目前很多民营医院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不清,什么赚钱就发展什么,缺乏长远打算,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未能错位发展,形成有效互补,导致民营医院自身优势不足。
(四)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社会办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偏低的核心原因在于专业人才缺乏,人才问题成为限制医疗质量提高的瓶颈。社会办医疗机构中人力资源断层现象明显,核心技术骨干力量往往是从公立医院退休的高级技术人员。而基础一线人员大部分是刚从护理学院毕业或规范化医师培训刚结束的学生,缺少中青年骨干力量。没有形成梯次的人才培养储备,社会办医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学科建设就没有延续性。在专业领域方面,民营医院难以享受公立医院同等待遇。职称晋升申报要求申报人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但民营医院通常缺乏科研项目。职称晋升难,使许多中青年医务人员不愿进入民营医疗机构工作,造成恶性循环。
(五)智慧化建设水平较低。社会办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医院智慧化建设的困境,一方面是自身的智慧化建设基础薄弱,信息管理及应用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是行业监管、医保支付以及效率提升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智慧化投入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社会办医院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只能满足医院日常工作需要。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完善,导致信息化管理工具配备不到位,使用不熟练。
(六)社会形象及群众信任度还有待提升。社会办医起步晚、积累少、技术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社会对其优劣势无法准确识别,容易出现不信任感。在自身实力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社会办医的设备少、更新慢、人员少、技术弱,导致社会办医的整体医疗水平较低,医疗效果不高,医疗事故易发,容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民营医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营医院的领导,引导民营医院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规范党组织建设,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建立完备的组织架构,发挥党组织在民营医院中的战斗堡垒、政治核心作用,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建立完善民营医院党建工作的规划、制度和措施,推动民营医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医院文化、精神文明、意识形态、党风廉政等建设,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