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以小切口深化作风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以来,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将之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小处着眼、实处发力,以一系列“小切口”改革,有效推动了工作作风的“大转变”和履职效能的“大提升”,为我省教育科研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现将有关经验做法报告如下。
一、以“思想铸魂”为切口,筑牢纪律规矩“防火墙”
作风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认识。我院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从源头上拧紧纪律规矩的“总开关”。我们摒弃了以往“为学习而学习”的形式化倾向,转而建立起一套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的理论武装体系。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实现从“关键少数”到“全员覆盖”的延伸。我们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领学促学作用,2025年上半年,共组织召开党委会议14次,中心组专题学习4次,集中研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同时,我们创新学习形式,面向全院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骨干,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6次、全院职工大会集中学习7次,确保学习教育不留死角、不漏一人。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增强。
二是坚持刀刃向内,推动从“被动整改”到“主动查摆”的转变。在学习教育中,我们引导干部职工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深入开展自我剖析。院党委带头,聚焦“文山会海”、服务基层、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8个方面,系统梳理并查摆出14个突出问题,制定了详尽的整改清单和责任台账,明确了整改时限。这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在全院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各部门、各教研室均主动查摆问题,形成了以查促学、以改促进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首批查摆的1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相关的制度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全院干事创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以“精文减会”为切口,释放基层教研“新活力”
“文山会海”是长期困扰基层、影响效能的顽瘴痼疾。我院以“精文减会”为突破口,下大力气为教研人员松绑减负,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教育科研与基层服务中去。
首先,在“精文”上下功夫。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发文前置审核与统筹机制。自2025年4月以来,院内文件制发数量同比减少近30%。对于业务相近、内容关联的活动,坚决予以整合。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中,我院打破以往各学科单独发文的惯例,以季度为单位,将同期开展的多个学科活动整合研制一份通知文件,合并同类事项,删减冗余信息,文件篇幅压缩了一半以上。在文风上,我们大力倡导“短、实、新”,对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严格控制篇幅,力求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同时,优化了《XX教育科研》期刊的编审流程,改版栏目设计,使其更加聚焦学术前沿与实践难题,提升了学术平台的引领作用。
其次,在“减会”上动真格。我们严控会议数量、规模和时长,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坚决合并,能以视频形式召开的绝不组织线下聚集。院级会议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5%。通过精简会议,不仅节约了大量行政成本,更重要的是为教研人员释放了大量有效工作时间。据初步测算,会议精简后,我院教研人员平均每周增加的有效教研时长超过2.5小时。节约的行政经费用以反哺一线,我们重新配置了近1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视导、购置一线教学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将减负的成效实实在在转化为了提升教研质量的动力。
三、以“一线服务”为切口,打造精准帮扶“练兵场”
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实践、指导一线。我院彻底改变了以往“坐在办公室搞研究”的传统模式,大力推动教研工作重心下移,要求教研员将田间地头、学校课堂作为研究的主阵地。
一是建立健全“教研员联系校”机制。我们为每一位教研员划定责任区,明确联系帮扶的薄弱学校或实验学校,并将服务成效作为年度考核的核心指标。该机制明确规定,教研员每学期到联系点校开展具体工作不少于1次;每季度举办公益性专题讲座不少于1次;每年必须形成一份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2025年上半年,我院累计组织骨干教研员150余人次,分赴XX、XX、XX等县市,针对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了8次“组团式”教研提质活动。组织专家团队32人次,深入XX州XX县、XX县等地,对当地普通高中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进行“点对点”的靶向帮扶。
二是将服务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在XX中学、XX小学等实验示范校,我院教研员团队上半年已开展深度服务6次,组织跨区域“同课异构”示范课100余节,举办各类专题讲座50余场,内容涵盖新课程标准解读、高效课堂构建、学生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沉浸式、陪伴式的服务,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使我院教研员对一线教学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4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