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抗战伟力 谱写青春华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企课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坐标熠熠生辉。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无数热血青年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铸就民族独立的不朽丰碑;展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自当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并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身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我们这一代青年必须深刻理解历史赋予的责任,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展现新作为、续写新荣光。下面,我将结合党史国史特别是抗战精神与国资国企实际,谈几点思考与要求。
一、勿忘苦难辉煌,从抗战烽火中汲取青春奋斗的精神力量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巨大牺牲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刷了百年屈辱。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青年始终是冲锋陷阵的先锋力量。他们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为后世青年树立了永恒的榜样,其精神内核穿越时空,对今日青年仍有深刻启示。
在民族存亡危急关头,青年以铮铮铁骨彰显爱国赤诚。面对日寇铁蹄践踏,青年们高擎爱国主义旗帜,义无反顾奔赴抗日前线。我们看到北平数千名青年学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以“一二·九”运动的响亮呐喊,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时代最强音,彻底唤醒了沉睡的国魂,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其“准备了抗战的思想与干部”。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成立青年突击队、垦荒队,开赴敌后战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一把锄头一杆枪,又打仗来又生产”,创造了战略物质保障的人间奇迹,这正是早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国企精神的生动雏形。无数像“抗战时期民生公司青年船员冒死抢运战略物资”的故事更是证明,青年的家国情怀与担当作为,始终是民族生存发展的脊梁。他们的行动昭示我们:国家危难之际,青年必须挺身而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革命建设发展征程,青年以聪明才智推动民族进步。抗战精神不仅是血战到底的牺牲精神,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得到充分弘扬。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突击队、垦荒队、扫盲队到“向科学进军”的嘹亮号角,青年成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生力军。“两弹一星”元勋们,如邓稼先同志26岁便投身戈壁荒漠,隐姓埋名数十载,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气概,突破国际封锁,实现了尖端科技领域的伟大跨越。河北塞罕坝林场的369名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面对“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恶劣环境,在平均不到24岁的年纪,住窝棚、啃干粮、饮雪水,以青春和汗水在荒漠上播种下片片绿洲,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青年更是勇立潮头,涌现出以“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为代表的岗位建功典范。历史雄辩地证明:无论是保家卫国的战场,还是科技攻坚的阵地,抑或是改革发展的前沿,青年在哪里冲锋、在哪里坚守、在哪里创新,历史的突破就在哪里孕育,时代的进步就在哪里书写。
二、认清时代坐标,准确把握新时代国资青年的机遇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目标。新时代赋予了青年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也对青年的能力素质、精神状态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青年也面临着思想困惑与现实挑战。
新时代赋予新机遇,国资青年在广阔舞台展现硬核担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青年施展才华搭建了巨大平台。特别是国资国企战线,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压舱石”,成为青年建功立业的热土。在这一伟大时代背景下,广大国资青年积极投身强国伟业,书写了动人的青春篇章:在科技自立自强最前沿,中国商飞的青年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32岁,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托举起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梦想;中国钢研集团的青年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厚度仅0.015毫米的“手撕钢”,一举打破了国外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在重大项目攻坚第一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建筑等央企的青年突击队员,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以“三天设计出火神山医院图纸”的惊人速度,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建设奇迹,充分证明了“中国青年关键时刻顶得住”。在乡村振兴广阔天地,中粮集团的90后驻村书记们,深入田间地头,把青春扎进泥土,带领村民发展电商,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助农增收超过300%,让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闪光。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国资青年刚健自信、胸怀天下、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他们以奋斗为本色,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之中。新阶段面临新挑战,复杂环境中需警惕偏差坚定信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消极社会思潮和现实压力也给部分青年带来思想困惑。例如,沉迷于虚拟“饭圈文化”的非理性行为,“佛系”、“躺平”的消极避世心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面对激烈竞争、职场压力、高生活成本(如高房价、子女教育、养老负担)等现实困境时的焦虑与迷茫。究其根源,既有经济转型期就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内卷”压力,也有部分领域工作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如“996”引发的过劳隐忧),更有社会快速变迁导致的部分年轻人价值认同的摇摆。这些现象提示我们,在充分肯定青年主流积极奋进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青年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为其健康成长、勇毅前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保障,营造更公平、更安全、更温暖的发展环境。
三、担当强国复兴使命,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缅怀先烈,最好的致敬是传承精神、开创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正处在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的关键时期。作为国资战线的青年生力军,必须深刻认识肩负的时代责任,自觉传承抗战先辈和建设先驱的伟大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提出的“五个模范”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争当新时代的“五个先锋”:
一要争当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红色先锋。要深刻理解“国企姓党”的政治属性,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忠诚品格,“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报国情怀。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像中储粮系统的青年员工守护“大国粮仓”一样,始终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确保国有企业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成为党执政兴国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二要争当攻坚克难、科技自强的创新先锋。要学习“两弹元勋”于敏同志28岁临危受命、勇闯氢弹理论关的闯劲和韧劲,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围绕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要求,在能源资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卡脖子”环节,勇挑重担、敢为人先。主动投身“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组建“青年尖刀连”、“攻关突击队”,将青春热血挥洒在原始创新、技术突破的最前沿,推动更多核心技术从“0”到“1”的突破,打造国资国企的硬核科技竞争力。
三要争当锐意进取、改革深化的攻坚先锋。要传承改革开放初期邯钢经验中青年攻关组“推墙入海”、率先探索市场化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学习老英雄孟泰在鞍钢建设中“把工厂当自己家”、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的主战场,在三项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等重点领域,敢于打破陈规,勇于触及深水区矛盾。要勇当新时代的“马万水工程队”,以攻坚克难的锐气和一往无前的决心,清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活力。
四要争当守护命脉、安全发展的守护先锋。要学习抗战时期民生公司青年船员冒着枪林弹雨保障战时物资运输线的奉献与担当精神,深刻认识国有企业肩负的国家经济命脉守护责任。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等领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像保障国家能源通道的青年运行维护人员、守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卫士一样,以万无一失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筑牢经济安全底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五要争当崇德向善、作风过硬的清廉先锋。要继承革命前辈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学习孟泰同志勤俭节约、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作为青年骨干,身处经营管理、招标采购、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必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国资监管规定。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职业操守,恪守合规底线,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永葆国资国企青年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同志们,回望历史,我们深情缅怀以青春和生命书写抗战史诗的先辈们;立足当下,我们更需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接续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国资青年,我们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希望新时代的国资青年们,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做一个政治清醒、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专业熟练、学识广博的人,一个清廉自守、踏实苦干的人,一个富有涵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的国资事业做出贡献,“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3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