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既是一次直面问题的“揭短亮丑会”,更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战”。近年来,**县上下凝心聚力,力争上游,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取得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个别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底线,在责任担当面前推诿扯皮,在服务群众时敷衍塞责,这些作风顽疾不仅损害群众利益,更侵蚀着全县发展的根基。今天通报的典型案例,就像一记重锤敲响警钟:作风建设容不得半点懈怠,必须以“零容忍”态度重拳出击。下面,我围绕以案促改工作,从五个方面与大家深入交流。
    一、以“清醒剂”祛病除弊,认清作风顽疾的现实危害
    (一)思想“贫血”是腐化变质的“催化剂”。思想防线一旦失守,行为就会脱缰。部分干部把理论学习当“走过场”,把党纪党规当“耳边风”,理想信念在灯红酒绿中褪色,宗旨意识在利益诱惑下动摇。有的干部在项目审批时把“公权”当“私器”,在惠民政策落实中搞“优亲厚友”,归根到底是思想上的“总开关”没拧紧。这些人忘记了“当官发财两条道”的警示,最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断送个人前程,更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行动“虚浮”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仍有市场。有的干部把“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成了”,在乡村振兴中搞“盆景工程”,在招商引资时玩“数字游戏”;有的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遥控指挥,对群众反映的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管网老化等问题视而不见。这些虚浮作风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像无形的绳索,捆绑了干部的手脚,延误了发展的时机,让群众的期待变成失望。
    (三)纪律“松弛”是触碰红线的“导火索”。纪律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总有人心存侥幸。有的干部把公务接待变成“吃请盛宴”,把公车使用当成“私人座驾”;有的在节假日收受土特产、电子红包,认为“小节无害”。这些行为看似“不起眼”,实则是纪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从“破纪”到“破法”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一旦突破纪律防线,等待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二、以“显微镜”追根溯源,深挖作风问题的病灶根源
    (一)理想信念“灯塔”蒙尘。一些干部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抛诸脑后。在物欲横流的诱惑面前,他们不再以“群众满意”为标尺,而是以“个人得失”为准则。这种思想上的滑坡,让他们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向,最终陷入违法违纪的泥潭。
    (二)责任担当“肩膀”变软。部分干部患上“怕担责、怕麻烦、怕得罪人”的“三怕”病。面对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难题,要么“绕道走”,要么“踢皮球”;在产业发展、项目推进中,缺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遇到困难就退缩,见到责任就推诿。这种“软骨病”不仅影响工作推进,更寒了群众的心。
    (三)监督问责“利剑”钝化。监督机制存在“宽松软”现象,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现不及时、提醒不到位。问责时存在“高举轻放”“避重就轻”的情况,没有形成足够的震慑力。这种监督缺位让一些干部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被发现,就能蒙混过关”。
    三、以“手术刀”精准施治,推动以案促改的靶向发力
    (一)聚焦典型案例“解剖麻雀”。对查处的每一起案件都要进行“全链条”剖析,不仅要深挖当事人的违纪违法事实,更要分析案件背后的制度漏洞、监管盲区。通过“一案一总结”,找出共性问题和个性特点,形成可借鉴的整改经验,避免“一查了之”“一改了之”。
    (二)紧盯重点领域“靶向治疗”。要紧扣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工程项目招投标、惠民政策落实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落实,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彻底解决,每一个漏洞都得到有效填补。
    (三)强化警示教育“红脸出汗”。用足用好身边的反面教材,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旁听庭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让干部“零距离”感受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开展“以案四说”活动,即说纪、说法、说德、说责,让干部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四、以“组合拳”固本培元,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扎紧制度“笼子”防反弹。针对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修订完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干部考核等制度,堵塞制度漏洞。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制度执行督查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制度落地生根。
(二)创新监督“探头”全覆盖。整合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力量,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监督网络。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项目审批、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37952.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