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文风为笔,书作风建设“必修课”
文风,是党风、作风的外在体现,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文风的好坏,不仅反映着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更影响着党的执政形象和事业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改文风已成为作风建设的“必修课”。良好的文风能够让党的理论和政策更好地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不良文风则会造成信息传递的障碍,削弱党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风问题,以改文风为切入点,推动作风建设迈向新台阶。
一、不良文风的表现与危害
(一)不良文风的表现
在现实工作中,不良文风有诸多表现形式。一是冗长空洞。文章和讲话篇幅冗长,却缺乏实质内容,废话连篇,让人如坠云雾之中。一些文件动辄洋洋洒洒数千字,但核心观点寥寥无几,大量篇幅被无关紧要的套话、空话占据。二是形式主义。过于注重形式,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一些领导讲话刻意堆砌辞藻,使用一些生僻、晦涩的词语,表面上看似文采飞扬,实际上却脱离实际,难以让听众理解。三是照搬照抄。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照抄上级文件和他人文章,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这种文风导致信息的重复和浪费,无法为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不良文风的危害
不良文风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从党和政府的层面来看,它会影响政策的有效传达和执行。群众难以理解冗长空洞、形式主义的文件和讲话内容,就会导致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出现偏差,降低工作效率。从社会层面来看,不良文风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它会让人们忽视内容的重要性,而过分追求形式和表面的东西。从个人层面来看,不良文风会限制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长期习惯于写空洞无物的文章,会让人逐渐失去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改文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改文风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文风是作风的直接体现。改文风就是要去除浮躁、虚假的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文风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实际、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通过改文风,能够促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强作风建设。
(二)改文风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
党和政府的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良好的文风能够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章和讲话能够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而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相反,不良文风会让群众感到党和政府与自己的距离很远,产生隔阂和不信任感。
(三)改文风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清晰、简洁、准确的文风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避免信息的误解和歧义。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及时、准确地传达各种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工作、解决问题。改文风能够让领导干部更加注重内容的提炼和表达的精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改文风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文风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改文风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文风问题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文风观。要引导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摒弃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学习讨论等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对文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写出有内容、有价值的文章和讲话,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文章和讲话提供丰富的素材。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诉求,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好文章和好讲话。
(三)注重语言锤炼,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是文风的载体,改文风离不开语言的锤炼。领导干部要加强语言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学会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避免使用生僻、晦涩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式。同时,要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经典的演讲辞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四)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考核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3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