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主题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xxxx年xx月,党中央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这是党中央第一次以中央工作会议形式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对于如何理解和把握法治现象,历史上产生了很多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以其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质确立了认识法治现象与法治发展规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创造性提出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宝库。
(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正式提出和确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六个核心思想构成了****************的“四梁八柱”。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事关法治建设全局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飞跃,为加强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图景,明确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第一阶段,到xxxx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第二阶段,到xxxx年,全面建成法治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内嵌其中,构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指标。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其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为******在xxxx年xx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的“十一个坚持”,从理论逻辑上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一)政治方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政治准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向哪里走、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根本。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将其写入党章。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绝不是要虚化、弱化甚至动摇、否定党的领导。有一些人提出诸如“党大还是法大”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在xxxx年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
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世界上并没有普世的法治道路,也没有最好的法治道路,只有最适合本国国情的法治道路。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法治道路必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民从本国历史、现实和国情出发所作出的选择。我们要坚持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其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重要地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科学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坐标定位。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面深化改革”,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三是“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并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句话表明,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法治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定是法治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入理解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三)工作布局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准确把握当今时代和实践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性的集中体现。这句话强调的是要发挥合力,把所有主体、所有力量都汇入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洪流中,动员一切力量推动我国法治建设。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