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94篇)
目录
1.“笔墨相融”书写乡村全面振兴“锦绣篇章” 6
2.“不舍寸功”书写全面从严治党“更”字篇章 9
3.“步步到位”书写党员教育培训“里”字篇 12
4.“敢争、求真、善增”让一号文件点亮更美乡村 15
5.“精准滴灌”到“学用相长”看党员教育新图景 18
6.“精准施策”精琢乡村振兴“幸福景” 21
7.“两会之问”悟“深意”答好时代“发展题” 24
8.“落子有道”下好乡村振兴“人才棋” 27
9.“凝心聚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30
10.“清淤、活水、固堤”写好乡村振兴“生态篇” 33
11.“三个坚持”奋力谱写平安中国建设“心”篇章 36
12.“事事上心”让人民群众“处处满意” 39
13.“引、育、用、留”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42
14.“掌舵、划桨、扬帆”助“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45
15.“执笔蘸墨”勾勒产业振兴“胜景图” 48
16.把稳“为民造福”之舵扬起奋进风帆 51
17.乘着春风出发走好新时代“为民之路” 54
18.从“两会窗口”读懂党员干部的“民生密码” 56
19.从“一号文件”领悟乡村振兴“三重维度” 58
20.从“以人民为中心”入手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61
21.从中央一号文件解锁乡村振兴“三大密码” 64
22.搭上乡村振兴“改革号”驶向“三农”强富美 67
23.党员干部巧用“笔纸墨”答好“时代卷” 70
24.党员教育培训当“出色”“出新”“出彩” 73
25.党员教育培训需提升“深度”“精度”“效度” 76
26.读懂“两会热词”答好“人民至上”知行考卷 79
27.读懂两会“春信”挺膺为民之姿 82
28.读懂一号文件与“奋进的春天”共拥幸福图景 85
29.读懂政府工作报告的“稳”字开篇 88
30.读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言简意深” 91
31.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目标”和“小日子” 94
32.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重千钧” 97
33.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为民、发展、创新” 100
34.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稳”“进”“新” 103
35.多办“民生实事”践行“为民初心” 106
36.赴约“春日盛会”让“百姓期盼”声声有应 109
37.赴约“春天的盛会”让每一个呼声都有“应答” 112
38.赓续“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螺丝钉” 115
39.共赴“春天的盛会”汇聚“万众一心”磅礴伟力 118
40.汇民智察民意惠民生绘就人民幸福“实景图” 121
41.绘好“人才图”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动力、魅力 124
42.基层干部不负美好春光喊响“有我”号子 127
43.基层干部执好“三支笔”绘就乡村振兴图 130
44.汲取“雷锋精神”背后的“奋进力量” 133
45.借中央一号文件之力奏响人才振兴“三部曲” 136
46.紧扣“学、思、干”答好党员教育“高分卷” 139
47.惊蛰春雷“两三声”勤耕“三农梦”正当时 142
48.聚焦两会“三大通道”用心作答“何以为民” 145
49.阔步“两会”春风里喜迎农村气象新 149
50.聆听“两会春信”唱响“初心为民”最美和声 152
51.领悟“一号文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154
52.瞄准“需求靶心”夯实深改人才支撑 157
53.年轻干部以“镜”映照“最美青春” 160
54.念好“引育留”三字经绘就乡村“人才振兴图” 163
55.青春脚步量“村路”乡村振兴绘“青山” 166
56.轻和“两会节拍”奏响“人民至上”幸福旋律 169
57.倾听两会“好声音”守好为民“赤子心” 172
58.倾听两会好声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75
59.擎“人才”之笔解锁乡村振兴“增”字妙方 178
60.让“大目标”与“小日子”同频共振 181
61.让党员教育培训更入味更对味更有味 183
62.“始终如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深”处走 186
63.踏着“春的节拍”共赴“两会之约” 189
64.探寻乡村振兴“优解”路径 192
65.透过两会之“窗”看处处“好风景” 195
66.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停不得、松不得、等不得” 198
67.万象“耕”新奏响“春天奋进曲” 201
68.握紧乡村振兴“接力棒”跑出发展“加速度” 204
69.下真功求实效确保组织生活会开出成效 207
70.心系群众“心上事”办好民生“上心事” 209
71.选调札记:逐梦征途书写“我与金石的新篇章” 212
72.扬乡村振兴奋进帆驶向“三农”“锦绣程” 215
73.一号文件“踏春来”催得乡村“百花开” 218
74.一号文件“添春意”乡村振兴“焕生机” 221
75.以“辩证思维”找准党员培训“落脚点” 224
76.以“干”促“增”推动“一号文件”落地生根 227
77.以“聚智、聚能、聚心”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230
78.以“民生温度”丈量“初心成色” 233
79.以青春“犁铧”深耕农业新质生产力“沃土” 236
80.以青春之力助“十四五”收官启“十五五”新程 239
81.以思政“小课堂”启智为社会“大课堂”铸魂 242
82.永远在路上书写全面从严治党“高分卷” 244
83.用好三个法宝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篇章 247
84.在“大目标”与“小日子”中体味殷殷为民情 250
85.争做“雷锋精神”的“追光者” 253
86.执榜样之笔续雷锋日记当时代主角 256
87.执笔绘就“三农”新图景 259
88.执稳“三笔”答好“人民至上”时代考卷 262
89.致敬黄红缨:十年育茶以匠心铺就乡村振兴路 265
90.致敬李娜倮:“娜”般坚守“倮”写华章 267
91.致敬王志勤:奋斗在通信领域的“巾帼担当” 270
92.致敬杨淑亭:“淑”怀壮志“亭”立潮头 273
93.致敬赵春玲: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 276
94.致敬赵海伶:不负时代的“最美巾帼奋斗者” 279
“笔墨相融”书写乡村全面振兴“锦绣篇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新蓝图。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撰稿人”,要执好科技创新、千万工程、县域富民之“笔”,着转型升级、宜居宜业、致富增收之“墨”,“笔墨相融”书写乡村全面振兴“锦绣篇章”。
执“科技创新”之笔,着“转型升级”之墨,写好“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的农业强盛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其中也首次提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与时俱进,知晓科技的重要性,做弘扬科学技术的先锋。要想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就必须要自觉学习和了解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相关科学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科学素养,不断更新科技发展新知识,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转型升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执“千万工程”之笔,着“宜居宜业”之墨,绘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农村和美篇章。党的XX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浙江安吉余村依托“千万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奋力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态新画卷。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本质内涵和实际要求,在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主战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农村垃圾综合治理、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在改善人居环境、重塑生态肌理中扛起先锋旗帜,让和美乡村既有“颜值”更具“气质”,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
执“县域富民”之笔,着“致富增收”之墨,描实“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农民富足篇章。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从在青海省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听牧民细算收入账;到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和茶农唠致富经;再到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同村民算收益……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地算着一家一户的增收账,“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好富民产业“主心骨”。要立足地区实际,深挖特色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模式,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聚焦“三产融合”促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非遗文化、自然景观等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构建“企业+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民入股,激发农民主体活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壮大县域经济、激活增收动能中勇当先锋,让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
“不舍寸功”书写全面从严治党“更”字篇章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强调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论断为新时代管党治党锚定航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完整领会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意义,“不舍寸功”筑牢如磐信念、锻造廉洁作风、厚植为民情怀,奋力书写全面从严治党“更”字篇章,让党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下“闻鸡起舞书相伴”的勤学“苦功”,筑牢如磐信念,让全面从严治党“扎根更深”。回望风雨兼程的“来时路”,总为那一份笃信前行的韧劲与拼搏所感动,更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倾尽生命燃烧理想信念之火所动容。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性锤炼摆在首要位置,勤补“精神之钙”,抓住学习重点,坚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始终在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的过程中增强党性、厚培信念。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时刻警惕“糖衣炮弹”的诱惑夹击,持续强化自我约束,不为各种错误言论所动摇,不断学习、思考和辨析,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全面从严治党“扎根更深”。
修“掸尘革弊葆本色”的自省“内功”,锻造廉洁作风,让全面从严治党“势头更盛”。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时刻保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清醒,坚持以案为鉴、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真正将“看在眼里的教训”转化为“刻在心底的敬畏”。要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敢于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偏差,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让全面从严治党“势头更盛”。
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干“真功”,厚植为民情怀,让全面从严治党“步履更稳”。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担当作为,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人民唤我回兰考,我为人民治风沙”的焦裕禄,到“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再到“人民至上扛在肩,脱贫攻坚冲在前”的黄诗燕,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实干与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实干状态,把全面从严治党融入到言行举止中、落实到担当作为上、内化到自我要求里,始终怀揣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将人民满意作为不懈追求,在实践“淬火”中见行见效。要拿出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和魄力,主动投身基层一线,面对复杂问题不推诿、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退缩,在一次次“摸爬滚打”中见世面、经风雨、长才干,练就能担大任的“铁肩膀”“硬脊梁”,让全面从严治党在新征程上“步履更稳”。
“步步到位”书写党员教育培训“里”字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组织纪律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聚焦“学到位、教到位、用到位”,坚持强化理论武装、优化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效果,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往“里”走。
精选内容“学到位”,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在“精研覃思、深学细悟”中推动党性修养往“深”里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理论学习作为关键一环,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各级党组织要将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XX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主题主线,积极组织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逐字逐句研读中切实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用好用活本地红色教育基地、人文政治资源,聚力打造一批红色课堂、精品线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中,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灵活形式“教到位”,丰富课程设置,提升培训精度,在“因材施教、创新载体”中推动能力培养往“全”里走。《规划》强调,要创新方法载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为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与时俱进,灵活施教。一方面,要丰富课程设置,充分聚焦党员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需制定学习套餐,强化课程体系建设,精准施教,切实做到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另一方面,要创新授课形式,通过“线上+线下”“课堂+户外”的教学模式,为党员提供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的多元化教学场景,引导学员从单一的“听”转向“讲”“看”“演”,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推动广大党员在感同身受、潜移默化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知行合一“用到位”,加强实践锻炼,促进成果转化,在“学以致用、笃信笃行”中推动担当作为往“实”里走。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员教育培训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引导广大党员用理论知识和先进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将党员教育培训与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民生项目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亮身份、做表率,不断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领。同时,要建立完善党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机制,既要定期开展“回头看”,用好用活考试测评、群众评价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检验党员的学习成果和实际表现。也要将培训结果与党员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激励党员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履职担当,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敢争、求真、善增”让一号文件点亮更美乡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中央一号文件,抓住“三农”事业的“牛鼻子”,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让人民群众看得到、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以“敢争”的作风、“求真”的劲头、“善增”的实效,扎实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砥砺“争分夺秒”的作风,以“真才实学”为“农业增效益”抢抓机遇,夯实更加稳固的农业基础。农业要增效益,就务必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实现由“会种田”到“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