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总结过去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水利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全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水利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一年,全市水利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扎实推进各项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始终把水旱灾害防御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扎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水利工程调度运用,充分发挥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去年,我市成功应对了多次强降雨和台风袭击,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水利工程名称]开工建设,[其他水利工程名称]顺利推进,[已完工水利工程名称]建成并发挥效益。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农田水利项目名称]等项目,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推进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进一步提高,让广大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三)水资源节约保护成效显著。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水功能区监管,强化入河排污口整治,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积极推进水生态修复,实施了[水生态修复项目名称]等项目,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四)河湖长制工作深入推进。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立健全河湖长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各级河湖长认真履行职责,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问题。加强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清理整治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行为,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实施了[河湖治理项目名称]等项目,提升了河湖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河湖长制信息化建设,建立河湖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河湖管理保护信息化水平。
    (五)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积极推进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水利工程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提高水利工程管护水平。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促进农业节约用水。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积极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水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水安全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地区防洪排涝标准较低,一些中小河流、病险水库和水闸存在安全隐患,城市内涝问题时有发生,抵御极端天气和重大水旱灾害的能力还不够强。
    二是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我市水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是水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部分河湖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生态系统受损,河湖生态功能退化。一些地方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水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四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智慧水利发展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化水利管理的需求。
    五是水利行业监管能力有待加强。水利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对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水资源保护、河湖管理等方面的监管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水利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防洪工程名称]等重大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江河湖泊防洪标准。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补齐防洪工程短板。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强化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完善雨情、水情、汛情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提升灾害性天气和洪水的预测预报水平。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基层和群众。提高水利工程调度运用水平。加强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机制,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协调配合,实现水利工程的统一调度、优化运行。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和物资建设。充实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力量,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抢险能力。加大防汛物资储备投入,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充实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应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2396.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