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历史观把握党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
注重从党史的科学研究中把握党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汲取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思想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政治传统和重大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创造性地发展了“古今中外法”,为深化党史、新中国史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
着眼大历史,科学地把握党的历史脉络。“古今中外法”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就是坚持历史思维,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把特定时期的特定事件、人物,纳入历史的长河中来审视,从大历史的视野来把握党的历史脉络,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人物中把握党史的主流。习近平总书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系统总结党百余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及历史经验,以系统联系的观念科学审视分析党史,体现了正确党史观的智慧和精髓。
第一,以系统联系的方法深刻认识党的发展历程。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视为前后联系的整体,充分彰显了贯穿于党的百年历史的初心使命,深刻地揭示了党的伟大事业的历史根脉。党史研究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客观地分析党在各个历史阶段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系统地梳理党顺应时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及其取得的历史成就,总结其为今后党的事业发展创造的历史条件。
第二,以辩证统一的方法准确把握党的历史脉络。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研究的方法论,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既正视党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失误、经历过的挫折,更重视透过现象看本质,突出党的历史主流,充分彰显党带领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历史成就。
第三,坚持把重要人物、重要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产生必然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历史人物的思想、决策也必定会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不要仅囿于历史细节和个案分析,避免形式单一的分析,要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规律。
立足大视野,系统地总结党史的基本规律。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不仅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各国的政党也必然要对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作出自己的反应。正如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必须跳出中国看中国一样,中共党史的研究同样需要防止就党史看党史,就中国谈中国。
第一,立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过程中诞生的,怎样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核心问题。正是在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飞跃,经受住了各种历史考验,牢牢地掌握了历史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党史研究中紧紧围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根本问题,来梳理党史的基本脉络,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二,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认识中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