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破局要强化精准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及“精准思维”,强调“要强化精准思维,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精准思维,是在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统筹大局和局部,以科学的战略谋划和精细的实践操作,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脱贫攻坚“六个精准”到疫情防控“科学防治”,从营商环境改革“靶向攻坚”到城市治理“绣花功夫”,从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到提高国防和军队发展“精准度”,精准思维已成为贯穿新时代治国理政各领域的关键密码,是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法论支撑。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强化精准思维,将精准思维贯穿干事创业全过程,在纷繁挑战中找准“关键变量”,于细微之处彰显治理智慧,在精思精进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破解复杂时代难题,需要精准思维这把“公开讲话”。面对国际竞争的明枪暗箭、改革深水区的激流险滩、民生期盼的急难愁盼、党的建设的前所未有考验,如何避免“一刀切”误伤、“撒胡椒面”低效?精准思维,正成为新时代解题破局的“公开讲话”。坚持精准思维,才能“突围”外部的打压升级。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全球化逆流下,我们所遭遇的“卡脖子”清单越拉越长——美国芯片禁令、科技围堵、贸易壁垒,等等,而破解之道在于精准制导,从“揭榜挂帅”机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到“链长制”护航重点产业链;从自贸试验区靶向制度创新,到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中国正以毫米级精度突破封锁。坚持精准思维,才能“破题”民生的需求跃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14亿多人的需求清单发生了质变,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温饱型”转向“品质型”。而在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求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工作方式粗放、政策落实“一刀切”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执行偏差甚至矛盾激化。只有善用精准思维,才能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推动改革“涉深水”“闯险滩”,进而提供高质量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精准”供给。坚持精准思维,才能“纠治”党建工作中的顽瘴痼疾。我们党之所以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用精准思维,将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口和动员令”,直面现实问题,精确制导、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务求取得实效。
在两难甚至多难、“既要又要还要”的情况下,精准思维是破解矛盾叠加的必然选择。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的挑战呈现出多维度、高关联、快变化的特征,急需以精准思维穿透迷雾,实现从“模糊治理”到“靶向施政”的转型。比如,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具有信息模糊、变量交织的特点,在破解此类“黑天鹅”危机时,需要尽快在不确定性中“精准”锁定确定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粗放式传导存在“衰减效应”,需要穿透“复杂政策链”,在利益交织中实现“精准”滴灌;经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