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离不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二者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各有侧重、各具特点。只有共同实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创新思路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才能真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打开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完成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基础条件、提供方向引导、完善制度保障。
确立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支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起主导作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选择什么样的领域和方向作为科技创新的突破口,需要政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行科学谋划和合理布局。为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政府应科学谋划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科学运用各类宏观政策引导资源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聚集,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各方面的力量协同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主攻方向,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举。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旧动能的转换最终体现在产业的变化上。传统产业经过转型升级,能够孕育新产业,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下功夫。为此,政府应紧密结合技术创新成果,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并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创新是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度创新,建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制度安排,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是有为政府的重要责任。
改善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条件。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造、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尽管可以借助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来完成,但主要仍是有为政府的责任。比如,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技术密切相关,数字技术的扩散要求大规模数字基础设施做支撑,未来我国应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包括云计算、通信网络、数据中心、通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设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适配性和平衡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效”。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通过市场集聚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实现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才能最终形成新质生产力。比如,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的投入,只有通过市场才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