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抓好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周密安排,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稳步有序,扎实有效。现将我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流动党员基本情况
我县有党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其中农村党支部*个;现有党员*名,其中农村党员*名,农民党员*名;流动党员*名,其中流出党员*名,流入党员*名。流入到外省的*名,已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名,省内流动的*名,已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名;流入党员*名,省内流入的*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名。本县流出党员主要流入省外的福建、广东、浙江、上海和省内的*、*等地,谋生创业集中在外出务工、经商等形式,*名流入党员来自浙江、四川及本省*市等地。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管理,确保流动党员工作有序开展。为了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在县委组织部设立了流动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由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的咨询服务工作,并设立了专用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咨询服务点,设立了专用咨询服务电话,指定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了流动党员服务机构办公地点、工作时间和咨询服务电话。通过落实专人,靠实责任和大力宣传,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做到了及时上报下达,有序开展。
(二)深入开展调查,做好流动党员摸底登记工作。县上统一安排各基层党支部抓住春节、夏收期间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专人负责,走村入户,逐社逐户详细进行排查摸底登记,杜绝了“空白点”和漏查漏报现象,并对外出*个月以上的党员及时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对流入党员管理上,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认真履行职责,把抓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与加强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等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税务、企业管理等部门,采取了进门店、进工地、进楼宇等多种方式对流入我县的流动党员进行了“拉网式”摸底,全面掌握了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
(三)实施动态管理,扎实建立流动党员信息档案。我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由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管理台帐,对每个流动党员的个人信息、流动信息、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实行月报告制度,每月*日上报党员流动情况,定期更新流动信息,并将党员流动情况及时上报州委组织部。
(四)开通多条渠道,积极做好流动党员联络工作。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均充分运用党员联络服务电话,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小时开通,方便、快捷地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同时,要求各党支部积极开展“一联一”活动,根据实际确定了乡村党员干部联系*名外出流动党员,直接或间接做好流动党员的联络工作。
(五)积极整合资源,推进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紧紧抓住农村外出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加强党性观念教育,使流动党员思想不落伍。通过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讲座、观看电教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党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综合素质。做到“短时失业不失节”,促使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先进性。发挥县、乡党校教育阵地作用,整合人事劳动局、农业局、职业中学培训资源,充分发挥他们有师资、有技术、有场所等培训优势,开办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先后培训返乡流动党员共*余人次,有效提高了他们素质,使流动党员能精一门、会二门、通三门。
(六)创新载体,确保流动党员有责有为。注重服务,使流动党员安下心来。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发挥联系人和联系点的作用,定期向流动党员通报党内的重大事项,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切实保障流动党员应享有的决策参与权、知情监督权、选举权的落实。对流出党员,各级党组织积极主动地与他们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定期寄送学习资料,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对流入党员,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注重引导,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广大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了“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我为家乡添光彩”等系列活动,搭建了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发挥他们在外工作的优势,为家乡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活动开展难。外出党员远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