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2024年第3期指出,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一)强化党的建设引领作用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合力建设、全域示范,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过程。特别是在提高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加强基层干部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一切工作的主线,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夯实治理基础。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守卫祖国边疆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持续保持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增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要素供给
    第一,持续保持政策倾斜扶持力度。继续对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差异化的扶贫衔接政策,积极促进各类市场要素向边疆民族地区流动。结合各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从整体上更好统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第二,增加各民族互嵌式社区要素供给。在社区发展中提供与城市一体的水、电、网、路。打破户籍限制制度,使之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教育、医疗、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的权利;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将先进技术手段深度融入政府服务和社区服务中,逐步培育开放式、互动式的社区信息服务生态;提升社区规划的预见性和引导性,推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构成多级联动的综合管理平台和多元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
    (三)因地制宜发展共融经济
    第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充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物流成本高、远离主流核心消费区的实际情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用数字经济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生产、营销,创造新的业态,让边疆民族地区传统产业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生。
第二,繁荣口岸经济,以产业促就业,建好兴边富民示范区。持续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加快兴边富民乡镇、边境小康村和抵边幸福村寨建设,稳妥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后续发展难题,强化职业教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1673.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