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时期,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重要节点,我们召开全县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意义重大。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师德师风建设这一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议题,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县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任务,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方向,以更高站位把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要求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视为教育系统的灵魂工程,出台了《*县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暨“领航计划”三年目标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系列文件,并连续多年组织县四套班子、教育局班子及校长、书记上思政课,并举办中小学“思政领航铸魂育人”思政宣讲大比武活动。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从国家战略看师德师风的“政治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锻造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队伍”是教育强国的核心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将师德建设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大地落地生根。
    (二)从区域发展看师德师风的“民生温度”。当前,*县正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期。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已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对教师的期待不仅是“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近年来,我县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但体音美教师结构性短缺、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破解这些难题,关键在师德引领下的专业成长,只有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让家长放心托付、社会安心认可。
    (三)从教育规律看师德师风的“专业深度”。《规划纲要》指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要与教育质量提升同频共振”。当前,我县教师队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年轻教师多、骨干教师少;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传统教学多、创新实践少。破解这些结构性矛盾,需要以师德建设为引领,激发教师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例如,去年我们通过“青蓝工程”培养出12名体音美专职教师,正是师德引领下专业成长的生动例证。
    二、总结成绩树信心,以系统思维审视师德师风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坚持存量挖潜,灵活用好现有编制,优先用于中小学教师补充,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和规模,鼓励引导公费师范生到乡村学校任教,在特岗计划和事业单位招教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体音美学科教师补充,到2024年底全面解决乡村学校体音美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不断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指导市县做好“县管校聘”,采取走教、支教、交流轮岗等多种形式,盘活师资,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偏远乡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相关课程;通过搭建线上和高校现场引才平台、实施公费师范生项目计划、县外在职优秀教师订单、向社会公开招聘等途径,突破传统招聘的地域限制,吸引大批优秀教育人才。科学设置招聘条件,严格落实“持证上岗”,确保教师招聘质量。近三年累计招聘教师2000多人,其中90后教师1600多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超200人,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二)配置不断均衡。坚持存量挖潜,灵活用好现有编制,优先用于中小学教师补充,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和规模,鼓励引导公费师范生到乡村学校任教,在特岗计划和事业单位招教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体音美学科教师补充,到2024年底全面解决乡村学校体音美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不断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稳妥实施“县管校聘”,采取走教、支教、交流轮岗等多种形式,盘活师资,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偏远乡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相关课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三)素养不断提升。通过实施“唤醒+?引领”的思路,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引导校长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实施强师提升工程,通过实施个性化的成长规划、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提升教师自身的学习力、生长力与塑造力。积极发挥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乡村首席教师和教育部领航名师、名校园长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骨干教师联合教研、名师?+?研修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送教帮扶,助力扶智扶志。广大乡村教师足不出校(县)就可与名师和专家面对面交流,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大批乡村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四)激励不断完善。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切实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积极营造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教师节庆祝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扬,并通过多种途径宣扬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对长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1611.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7小时前
下一篇 17小时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