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银行行长在贷款发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全市银行系统贷款发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刚才,各部门负责同志汇报了工作进展,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踔厉奋发,2024年贷款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一年,全市银行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贷款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2024年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2055亿元,同比增长11.86%,增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215.66亿元,同比增长21.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60.4亿元,同比增长27.88%,惠及市场主体超3.5万户。绿色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支持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23个,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32万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精准落地,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我们积极对接国家货币政策工具,全年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58亿元,重点支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创新推出“小微贷”“乡村振兴贷”等产品,*省“小微贷”政策优化后,利率上限降至LPR+80BP,累计投放超3980亿元,惠及企业6万余家。*市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500万元,财政贴息50%,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支持有力。聚焦“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设立10亿元科创基金,推动215.7亿元科创贷款落地,支持*科创园等创新载体建设;绿色金融方面,发行碳中和债券20亿元,支持天津港低碳改造、前詹风电等重大项目,推动碳排放权质押融资试点扩围;普惠金融方面,推广“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行动,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32%,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三是风险防控有效,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5%**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强化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支持优质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开展“反电信诈骗、反洗钱、扫黑除恶”三位一体专项行动,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四是改革创新深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推进数字化转型,上线“e龙岩”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实现供应链融资、招标保函等功能,授信突破155亿元。深化政银企合作,举办“1+7”场产融对接活动,促成融资项目120个,金额超80亿元。探索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制定港航业绿色项目认定规范,建立环境效益量化评估模型。
二、锚定方向,准确把握2025年形势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宏观政策看,中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地方需求看,我市正处于“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明确“扩大内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三大战略,需要金融精准赋能。从自身发展看,我们还存在信贷结构不均衡、普惠覆盖面不足、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25年,全市贷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存量、扩增量、优结构、防风险”,聚焦“五篇大文章”和地方发展战略,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质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金融支撑。
主要目标是:贷款总量稳步增长,全年新增贷款200亿元以上,增速保持在**10%**左右;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5%,首贷户占比提升至30%;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00亿元,占比提高至20%;科技贷款增速不低于30%,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超200家;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8%**以内,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三、真抓实干,全力推动贷款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五篇大文章”,强化重点领域支持。一是落实《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完善“研发转化—量产扩能—上市跃升”全周期服务体系。设立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人才贷”等产品,对进入天开科创专板的企业给予优先审批和利率优惠。加强与北交所、新三板对接,推动5家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二是实施《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港航业、制造业绿色项目认定标准,建立环境效益可量化评估模型。支持天津港电动化机械、前詹风电等项目,探索发行绿色港口收费收益权ABS。推广“碳表现”挂钩贷款,对主动节能技改企业给予阶梯式利率优惠。三是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小微贷”政策,将利率上限进一步降至LPR+60BP,扩大“首贷户”覆盖面。推广“一链一策一批”模式,围绕白酒、能源化工等产业链开发订单融资、库存质押等产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推广“生态贷”“两山贷”,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四是发展银发经济,设立2亿元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智慧养老社区、适老化改造项目。创新“保险+养老”模式,推出涵盖慢性病管理、护理服务的综合康养保险产品。加强老年人金融知识普及,防范涉老非法金融活动。五是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优先在“五篇大文章”领域应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0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