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是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重要形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稳中求进推动人大立法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顺应民心。
    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引领、推动和保障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新时代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篇章。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考察调研并报经常委会批准,设立了上海虹桥、江西景德镇、湖北襄阳、甘肃临洮等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在听取基层立法联系点情况介绍之后对有关同志说:“你们这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你们立足社区实际,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做了很多接地气、聚民智的有益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坚持好、巩固好、发展好,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丰富民主形式。”
    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并不断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2021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021年10月13日,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明确并系统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2022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重要任务。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任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等历史性地联系在了一起,充分显示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和建设。本着“有基础、有特色、有意愿”的原则,在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各有关方面大力关心支持协助下,在2020年至2024年分5批增设5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累计设立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含2个立法联系点),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辐射带动设立716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6634个设区的市(自治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极大拓展了基层群众参与人大立法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内涵。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和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个别地方到全国范围,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广大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凝聚民心民智提供了畅通的渠道,顺应了社会发展现实需要。
    二、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和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为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有关方面,着力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着力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为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搭建载体和平台。
    强化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法律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高质量立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通过2018年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84件,修改法律266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5件次,现行有效法律305件。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全过程民主,首次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写入国家基本法律,从国家层面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法治保障。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改立法法,规定立法工作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次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写入法律,并对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作出规定。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地方性法规,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作出规定。上述法律法规为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和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制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等7项制度,示范引领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出台342项制度,有力保障了联系点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强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联系指导。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编制的立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及立法工作计划,多次召开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和部分省(区、市)地方立法工作交流会,都对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作出安排、提出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密切与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联系、加强指导,多次组织召开全国性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部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片会等,推动各地交流切磋经验,相互学习借鉴,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举办地方立法培训班,推动提高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和工作队伍建设。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和组织领导体系。在地方党委(党组)领导下,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发展规划,出台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障人财物和机构支持到位,建强立法信息采集员、立法联络员、专家智库、工作机构4支队伍。截至2024年底,54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中,有36个设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有18个依托已有机构开展工作,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20余人,工作面覆盖区域人口1.69亿多人。全国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共有支持单位7万余个,有各类支持人员15万余人,已形成强大的具有一定专业化的工作力量,有力地保证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和建设顺利开展。
强化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和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中,有41个设在市、县的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有13个设在政府机构、街道、社区、企业和高校,有15种联系类型,形成了以基层人大系统为主、各层级多元化单位并存的民主形式和工作网络,扩大了不同地域群众、不同行政层级参与的覆盖面、代表性,较好适应了我国幅员辽阔、层级众多的特点,确保了立法“直通车”网络畅通到群众家门口,确保了各方面社情民意如“涓流入海”般汇集到国家立法机关。31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为省级或设区的市(自治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有效整合发挥三级联系点合力。比如,广西三江联系点推动建立了“桂湘黔三省(区)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机制”,四川雅安联系点与周边市、自治州及四川农业大学共同签署“6+1”区域协同框架协议,让更大区域范围的基层群众参与到国家立法工作中来。坚持将基层立法联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0584.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