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领导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的心得体会
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结合工作实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领会作风建设重大意义,筑牢思想根基
(一)作风彰显形象,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的外在体现,是党的形象的直观反映。优良的作风能够展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和公信力。反之,不良作风则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回顾历史,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正是凭借着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需要我们以过硬的作风,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绝非小事,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二)作风连接民心,决定事业成败走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作风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关乎人心向背。只有保持良好的作风,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作风映照党性,反映党员政治素养。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干部,必然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作风,自觉践行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相反,党性缺失的党员干部,往往会出现作风漂浮、脱离群众、贪图享乐等问题。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从加强党性修养入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不断锤炼党性,使党员干部在作风上有新的转变,在工作中有新的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精准把握作风建设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
(一)常抓不懈落实八项规定,坚守纪律底线。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作为组织部门的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检查,对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八项规定落地生根。
(二)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树立良好形象。“四风”问题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虽然经过多年的整治,“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仍然时有发生。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紧盯形式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