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领导干部纪律作风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一、认清形势、直面问题,增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
近年来,市委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但也要清醒看到,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我们的纪律作风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思想根子扎得不深。有的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学用脱节”,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却轻飘飘;有的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把“小节”不当回事,认为“吃点喝点是人之常情”“收点土特产不算违纪”;有的政绩观扭曲,重显绩轻潜绩,搞“材料出政绩”“数字出政绩”。二是作风顽疾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会议文件层层套转,检查考核名目繁多,基层疲于应付;有的调研走马观花,搞“盆景式调研”“打卡式调研”;有的服务群众推诿扯皮,对群众诉求“打太极”“踢皮球”。三是廉政风险不容忽视。少数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工程招标、土地出让等领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有的“亲”“清”不分,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有的顶风违纪,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问题禁而不绝。这些问题,虽发生在个别干部身上,但侵蚀的是党的执政根基,损害的是群众利益,破坏的是发展环境,必须下大力气整治。
二、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今天会上通报的X起典型案例,是我们身边的“活教材”。从市发改委原副主任李某利用项目审批权收受贿赂,到某县住建局局长张某“靠工程吃工程”;从某街道办“虚假整改环保督察问题”的形式主义闹剧,到某窗口单位“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这些案例暴露出少数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失灵、纪律规矩意识淡薄、权力观扭曲错位。要深刻反思“温水煮青蛙”的堕落轨迹。李某在忏悔书中写道:“第一次收红包时,内心挣扎了几天,但慢慢觉得‘大家都这样’,就麻痹了。”这警示我们,小节不守、大节必失,党员干部必须慎始慎初、慎微慎独。要深刻警惕“权力寻租”的腐败陷阱。张某利用工程招标权,与商人结成利益同盟,最终走上不归路。这暴露出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漏洞,必须扎紧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深刻整治“脱离群众”的衙门作风。某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一句“这就是规定”,让群众多跑五趟路,折射出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全市党员干部必须树牢宗旨意识,坚决杜绝脱离群众倾向。
三、动真碰硬、标本兼治,推动纪律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纪律作风建设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生命工程”,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双轮驱动,推动干部作风实现根本性转变。
第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专题教育为抓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铸魂育人的“纲”与“本”。实施“铸魂赋能”计划,举办“一把手”专题研讨班,开设“青年干部夜校”,组织“红色走读”现场教学,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听”向“主动悟”转变。建立“理论学习+实践调研+成果转化”闭环机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攻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一老一小”服务短板、营商环境堵点等民生难题的具体行动。对理论学习开展“回头看”,通过闭卷测试、案例剖析、微党课竞赛等方式检验成效,对“学用脱节”“纸上谈兵”的干部实行“回炉锻造”。
第二,深化作风建设,破除顽瘴痼疾。开展“四不两直”督查风暴,组建6个专项督查组,采取“随机抽选+暗访拍摄”方式,对会议文件“层层套转”、检查考核“扎堆扰民”等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今年已精简文件32%、会议28%。推行“一线工作法2.0版”,市县领导班子每年下沉调研不少于60天,开展“蹲点解剖麻雀”行动,聚焦乡村振兴、信访积案等难点,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全链条机制。针对窗口单位“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问题,开展“服务效能提升月”活动,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对“中梗阻”典型案例全市通报,已有3名科室负责人因推诿扯皮被问责。
第三,严格监督执纪,释放从严信号。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2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