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同志们:
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党正在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今天,按照要求,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践行八项规定、锤炼优良作风、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这既是一次理论的探讨,更是一次思想的交流,希望我们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提高,在实践的探索中携手前进。
一、坚持勤学好学,深入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思想境界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推动作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解决了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这一系列变化,都离不开中央八项规定引领作用的发挥。
(一)深化理论学习,增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
第一,把握内涵实质,明确精神要义。中央八项规定涵盖了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它不是简单的行为规范,而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抉择。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实施,旗帜鲜明地树立了党的优良作风,向社会释放了正风肃纪、真抓实干的强烈信号,展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心有所悟、行有所依。
第二,筑牢理论根基,增强政治自觉。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有些同志常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作风建设是一阵风、是一时的任务,等风头过了就可以歇一歇、松一松。这种认识是十分有害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筑牢理论根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要把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章党规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历史经验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化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认识,深化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认识,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确保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第三,注重知行合一,做到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是为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具体行动。当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艰巨,一些同志往往忙于事务,疏于学习;有的学习浮于表面,不求甚解;有的学用脱节,学归学、做归做。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我们要克服这些问题,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体现在为民服务解难题、推动发展办实事的实践中。要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引导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
第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员的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理想信念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作风问题,根源就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弱化。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实施,就是要从作风建设这个切入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因此,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坚守人民立场,永葆为民情怀。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央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站稳人民立场,永葆为民情怀。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甘当“人民公仆”,善当“勤务员”,多到基层一线走一走,多到困难群众家里看一看,多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一去,真正做到“身入”更“心至”,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忧乐当成自己的忧乐,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第三,保持政治定力,永葆清廉本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的,不是用来谋私利的。要守住底线、不碰红线,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常怀敬畏之心,慎独慎微、防微杜渐,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党性原则,扎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直面问题,敢于修正错误,不断净化思想、纯洁灵魂、提高境界。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二、正视问题不足,查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差距,确保作风建设不断深化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虽然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有的问题改头换面、隐形变异,有的问题禁而不绝、屡禁屡犯。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持续深化作风建设。
(一)着力查找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不足
第一,增强政治敏锐性,警惕思想麻痹。有的同志认为,作风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可以适当放松要求;有的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已经实施多年,现在可以放宽一些;有的认为自己没有违纪违法,作风问题与己无关。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时刻警惕思想上的麻痹和懈怠,保持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执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
第二,扭转价值观念偏差,摒弃享乐思想。有的同志把实现人生价值简单等同于个人待遇、职务升迁;有的热衷于物质享受,追求奢华享乐;有的甘当“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甚至存在特权思想,认为自己官大位高,可以不受规矩约束。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和享乐思想,是滋生作风问题的温床。我们要坚决摒弃这些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作为最大的人生追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幸福。
第三,破除形式主义积弊,避免表面文章。形式主义是作风建设的顽疾。一些同志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仍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有的知行不一,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有的重痕迹轻实效,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有的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用脱节;有的工作浮皮潦草,满足于“过得去”,不追求“过得硬”。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深刻检视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和表现,坚决破除形式主义积弊,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二)深入查找贯彻落实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放。尽管我们在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而且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文山会海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和单位热衷于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调研走过场,搞形式、走程序,不解决实际问题;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群众诉求;工作落实打折扣,把上级精神当口号,把工作要求变通知,把推动落实变督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治。
第二,警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在高压态势下,一些人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表现出隐形化、变异化、智能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违规吃喝改头换面,由“大吃大喝”变为“小圈子”“私房菜”;公款旅游换个“马甲”,以调研、考察、培训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铺张浪费有新花样,在办公用房、车辆配备、公务接待等方面搞变通,讲排场、比阔气;人情消费有新方式,通过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卡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这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