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南方的人可能感受不到北方人吃水的危机。其实,不仅北方人,连我这个中原人都深深感受过吃水的危机。
一开始,我们吃的是浅井水,那水清甜。浅井水抽干了,就换成了深井水。深井水煮开后会结一层厚厚的水垢,水里总是有渣子。后来,就连深井水也供应不上了,只能用黄河水代替。
黄河水煮出来的开水总是带点腥味,并且,水面上总是浮着一层膜。只要一停水,再开水管,放很长时间,那水还很浑浊。
尽管黄河水不尽人意,但是,处理起来是非常复杂和耗费人力物力的,也来之不易。我去过黄河取水口,从黄河里抽出来的水是没法直接用管道输到水厂的,必须经过三到五级沉淀才能通过管道输到水厂,然后再过滤、消毒。黄河水里的泥沙含量大的惊人,几天功夫,那沉淀池的泥沙就满了,这就得不停的换沉淀池,不停地清淤,清出来的泥沙占了很多土地。
当吃上南水北调的丹江水时,我兴奋不已。那水就是好,煮出来的开水清澈透明,既没味,也没水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放眼望去,透明的水质,宽阔的水面,让我产生无限遐想。这个亚洲最大的淡水湖被人们冠名为中国的水都,可想而知,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多重要,它是中国人的生命之水。它的建成得益于我们的父辈,它的清澈得益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丹江发源于中国的龙脉秦岭南麓,丹江口水域风光无限,在上千平方公里的水域内镶嵌着千岛画廊,登顶龙巢山,可欣赏到武当山天柱峰和九曲回环的汉水风光。
丹江水穿黄河,跨中原,一路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每年可向这些地方供应150亿立方的水量,对改善这些地方的饮水困难和经济结构起到了巨大作用,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饮水思源,面对这样巨大的工程,我无不赞叹那些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丹江水库是在毛泽东时期修建的,可以说,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库都是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修建的,那是我们的父辈带着干粮,义务劳动,踩烂了鞋子,磨破了双手,甚至,流血牺牲,一点一点的修建的,这是父辈们给我们留下的财富。能够在千里之外不间断地喝上清澈的丹江水,我们还得庆幸国力的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推演到二十年之前,要是把丹江水和浑浊的黄河水不交叉的输送到华北,这是不可想象的,更是做不到的。
水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也是我们的财富,更是我们的生命。珍惜每一点水,是对我们父辈们的尊重,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更是对生命的珍惜。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