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
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10月30日)
李锦斌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开创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
一、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胜利完成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一是理论武装得到新加强。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召开106次省委常委会会议、59次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举办10期市厅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组织各级各类理论宣讲14万多场次,推动理论学习步步深入、全面覆盖,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丰富完善发展目标和思路举措,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不断增强。
二是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2万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2万亿元、年均增长10.8%,财政收入由2064亿元提高到4012亿元、年均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908亿元、年均增长15.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9077户、居全国第6位,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2.4倍、总量居全国第8位,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初步确立。全省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覆盖,成为长三角经济区重要成员,行政区划调整积极效应充分显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0.5%,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大力实施“四督四保”推进机制,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力量、增添了后劲。
三是创新水平得到新提升。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果丰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实施,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建立,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十二五”期间,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32%提高到1.96%,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9.1倍、总量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居全国第9位,创新已成为展示安徽形象的靓丽名片。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53人,省市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200个,建成院士工作站114家,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四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于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全面展开,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权责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农村综合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财税金融、商事制度、国资国企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热潮,“十二五”期间各类市场主体由166万户增加到276万户。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和航空国际货运航线相继开通,进出口总额累计2144亿美元、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519亿美元、年均增长22.1%,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进一步形成。
五是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舆论引导和阵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建成开放,荣登“中国好人榜”人数连续8年居全国榜首,全国文明城市新当选数、提名数均居全国第一。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3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合作深入开展,打造了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六是生态文明取得新进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全面完成,长江、淮河、巢湖水质稳定向好。新安江流域和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等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水质保持优良。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整治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用地累计分别下降21.4%、39.1%。
七是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2015年分别达到26936元和10821元,年均分别增长11.6%、13.4%。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十二五”期间民生支出累计近1.8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量8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和信息化覆盖率大幅提高,学前、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形势持续稳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27.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4.7万人。 “两孩政策”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扎实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持续提升。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15万套,居全国第4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累计减贫481.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7%下降至5.72%。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老字号”、以船为家渔民等群体生活问题得到一揽子解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抗击严重洪涝灾害取得全面胜利。平安安徽建设持续深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实施,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安庆油气管廊迁建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铸安行动”扎实开展,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八是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法定职权,立法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实现全覆盖。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创新实施年度民主协商计划,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全面依法治省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开。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不断巩固。
九是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制定实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意见,管党治党力度不断加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严格执行20字好干部标准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风清气正、圆满完成。基层党建不断强化,“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三个清单”制度等深入实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实施省委、省政府“三十条”,“四风”整治成效明显。切实以“不贰过”的决心,加大中央巡视和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力度,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九届省委巡视全覆盖任务全面完成,市县巡察有序开展,审计监督、重要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制度规范全覆盖扎实推进,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得到严肃查处,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活力加速迸发的五年,是管党治党深入推进、政治生态不断优化的五年,是“三个强省”建设成效彰显、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皖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安徽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必须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不懈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在创新创造中培育竞争新优势。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真正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全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为明显;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制约和影响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弊端尚未根本破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群众观念不强,不敢为、不想为、不会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从严管党治党责任需要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等等。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在实践中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安徽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并提出“五个扎实”的任务要求,这“一大目标、五大任务”是指引我们站上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行动纲领,是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为我们引领新常态、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提供了难得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为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供了难得机遇。我省是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重要成员,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为我们发挥“左右逢源”的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配置要素资源提供了难得机遇。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推动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更加美好前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同时要认识到,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我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我们要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地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坚持统筹协调增强发展平衡性,坚持绿色优先增强发展可持续性,坚持扩大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共建共享增进群众获得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保证,不断开创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坚定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闯出新路,奋力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圆满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加快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概括起来就是“五大发展”闯出新路、全国方阵走在前列、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美好安徽开创新篇。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就要扩大战果、积累成果,量变质变、勇于争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指标增幅和质量效益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万亿元。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重大创新创业平台、产学研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60%,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基本建成,科技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文明程度全面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法治安徽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空气、土壤、水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防治,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上升,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不断提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人民福祉全面增进。居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惠及人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就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之路。
——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创新型“三个强省”。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创新文化,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安徽发展最鲜明的特色、最强劲的动力。
——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城乡区域一体发展新体系。注重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实施开放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大开放意识,充分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着力方向,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打造成长三角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加快建成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迈进。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就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汇聚起推动安徽发展的磅礴力量。
我们坚信,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一定能够创造美好安徽建设更加辉煌的成就!
三、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要深入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全面落实“去降补”五大任务。围绕调结构推进去产能,大力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围绕稳市场推进去库存,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引导新市民住房消费,扩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和公租房货币化保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围绕防风险推进去杠杆,优化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负债率,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围绕提效益推进降成本,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等“组合拳”,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围绕增后劲推进补短板,着力拉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短板,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二)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机器人、生物医药、语音技术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扎实推进太赫兹芯片、精准医疗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组织实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智能汽车、石墨烯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大规模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动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世界品牌升级,加快建设“质量安徽”。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打通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通道,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示范企业和产业发展基地。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信息软件、中介服务等产业,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精品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旅游精品线路、旅游新业态、旅游领军企业,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信息消费、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电商安徽战略,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创新生产服务模式,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全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生态农业强省跨越。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型业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促进农业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四、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要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勇立潮头,下好创新“先手棋”,把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大力推进一流的大科学工程和设施集群建设,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和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高校、企业、开发区建设各类创新型孵化器,新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继续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精准对接,发挥省产业基金、各级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作用,健全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体系,完善企业主导产业创新研发的体制机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中科研人才收益的比例,全面落实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后补助政策,扩大股权激励和分红试点。
(二)加快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科教优势、产业优势、政策叠加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衔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中小企业和创新集群,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着力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快建设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
(三)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优势,把人才高地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的引领工程,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创建“双创”载体,创优发展环境,创新激励机制,广泛聚集各类人才。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和科技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畅通各类人才流动渠道,培养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倡导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尖的创新型企业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加快建设技工大省。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基于产业、生态、人文优势的特色小镇,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
五、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构建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我省与苏浙沪联动发展、省内其他城市与合肥联动发展、各城市之间联动发展,提升放大安徽板块整体效应。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展期规划,健全拥江发展、两岸联动机制,打造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支撑带。提升合肥都市圈建设水平,支持合肥与淮南同城化发展,加快合肥与六安、滁州、桐城一体化步伐,促进合芜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合铜发展带、合淮蚌发展带建设,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都市圈。完善和落实支持皖北发展政策体系,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快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步伐,实施新一轮南北结对帮扶和园区合作共建,打造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支持黄山、池州、宣城等地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着力建设一批名镇名村,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三)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支持合肥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支持芜湖加快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支持蚌埠建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支持安庆、阜阳、黄山分别打造成皖西南、皖西北、皖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亳州、宿州、六安、滁州、宣城打造成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推动芜马宣、宿淮(北)、安池铜城市组群建设。大力支持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一尊重、五统筹”,实施“四创一建”,深入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控,推进“多规合一”,强化城市设计和特色塑造,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动城市集约紧凑绿色发展。深化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智慧城市、安全城市。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设置,着力推进有条件的县改市(区)。
(四)全面振兴县域经济。积极推动县城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和要素保障,培育一批现代中小城市。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开发园区发展水平,支持融入中心城市产业链布局和创新体系,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商贸强县、生态名县和旅游文化名县。加强对县域经济特别是贫困县发展的政策支持。
(五)大力提高基础承载能力。加强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苏浙沪等周边地区及省内各城市之间的无缝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2812.html